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从10%到3%,预定利率下调后,这2种产品或成主流

原创:bob体育半岛入口
1066

近期,关于“下调预定利率”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也有不少炒作停售的声音。

表面上看,一旦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直接结果就是保费变贵,收益降低。

但往深了看,未来我们能买到哪些保险,保障责任和产品形态又有哪些变化,都充满了变数。

今天,我们将带着不一样的视角,从过去开始,看看当下,畅想未来,深入地聊一聊预定利率调整对我们的影响。

具体内容如下:

  • 从10%到3.5%,预定利率越来越低
  • 3.5%的增额寿,凭啥火遍全网
  • 后3.5%时代,这2种保险可能成为主流

一、10%到3.5%,保险预定利率的28年

谈预定利率之前,我们需要关注另一个利率:央行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以下简称基准利率)。

一个是保险,一个是存款,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回顾历史,两者却以相似的脉搏“跳动”着。下图是这两种利率从1995年来的走势:

图片

注:普通型人身保险,又叫做传统型人身保险,指不含分红、万能的保险,在2013~2019年,部分年金险预定利率有4.025%。

从两个利率曲线的走势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过去两种利率的走势大体一致

这是因为,过去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深度捆绑。

根据1995年的《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投资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和金融债券。于是,那时保险公司大都把钱存进了银行,部分比例甚至高达70%。

所以呢,存款利率降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就跟着减少。为了防止保险公司亏损,监管便下调了预定利率。

如今,监管放宽了限制,除了存款债券以外,保险公司还能投资股票、基金、投资性房地产等。根据监管发布的数据,如今银行存款占比只有10%左右。

伴随着投资多元化,保险公司的投资受利率的影响相对减少了,财务更加稳健了。

结论2:两种利率并非完全同步,而是一前一后

这是因为,预定利率的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

这也导致一段时间内,预定利率会超过基准利率(图片中红框部分)。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投保“窗口期”。

比如1999年6月以前,随着基准利率不断下调,如果买了预定利率在4~10%的保险产品,会获得很高的收益。

再比如在2015年10月以后,存款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1.5%,银行存款利率也跟着不断下调,而预定利率有3.5%,同样是一个不错的投保时机。

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增额寿大火,下面我们继续聊。

二、增额寿的大火,并不是偶然

大多数国人,投资理财都追求一个“稳”字,风险偏好较为保守。

在过去,大家的钱要么放在房子上,要么放在存款、银行理财产品里。而近些年来,这3种资产都不让人省心:

  • 房产:随着“房住不炒”的口号和相关措施,买房不再稳赚,反而具有一定风险;
  • 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目前很难找到利率超过3%的存款了;
  • 银行理财:《资管新规》发布后,它不再保底,并且像基金一样净值化管理,实时显示盈亏,我们逐渐没了安全感......

这种环境下,具有保证且可观收益的资产,成为了稀缺品,储蓄险便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收益写进合同,并且受法律保护,长期收益可观,大家便开始了“挪储”。

那么,增额寿又是如何从储蓄险中脱颖而出的呢?

这大概率要归功于4.025%年金险的停售,自此以后,增额寿和年金险都站到了3.5%预定利率的起跑线上。

两者相比,增额寿现金价值增长更快,一次性交费时只需要4~8年就能超过所交保费,并且支持减保,用钱的时间和金额都更加灵活,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

把钱放进增额寿,除了能锁定长期利率,当未来有了更好理财方式时,还可以减保或退保拿出,属于“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你有长期的资金规划,想投保一份增额寿,不妨把握住这次的“窗口期”。

于是,在内外因叠加的情况下,增额寿成为了保守型和稳健型投资者的心头好,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海量保费。

图片

然而当利率下行时,增额寿高达3.5%的预定利率,对保险公司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大量保费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风险。

根据监管发布的数据,去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只有3.76%,考虑到经营成本的存在,给消费者3.5%的预定利率,显然太高了。

而预定利率是复利,3.5%一旦确定,就是终身确定,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甚至更久,在“复利+时间”的效应下,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亏损。

高盛曾经发报告指出,90年代那些预定利率8~10%的保单,潜在利差损有320~760亿人民币。

有了前车之鉴,今年3月份,各家保险公司迅速就下调评估利率达成共识,3.5%的保险产品终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当3.5%退出后,未来我们能买到哪些产品呢?又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再来看看。

三、每一次利率调整,都是保险市场的大洗牌

前面我们说过了,预定利率降低,直接影响是保险产品收益降低,或者保费变贵。

然而还不仅仅这样,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一旦收益降低或保费升高,人们就会减少购买,保险公司必须做一些应对。

而最基本的应对方式,就是改变产品形态。我们也来看看不同的预定利率下,保险公司主推的产品有哪些:

  • 1999~2013年:预定利率2.5%,分红险万能险
  • 2013~2019年:预定利率3.5%~4.025%,4.025%年金险;
  • 2019年~至今:预定利率3.5%,增额寿。

以预定利率2.5%时期为例,当时保险产品的收益较低,为了增加竞争力,保险公司引入了分红险、万能险这两种新型人身保险。

招商信诺总精算师付玉艳称,2009~2013年间,市场上有80%的产品都是分红险。

那么,假如预定利率下降到3.0%,这两类新型产品是否会卷土重来呢?

先要说明的是,传统型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到3.0%,仅仅是下降0.5%,有消息称,两种新型产品也难以幸免,预计下降1%。

图片

那么,如果同步降低,这两类产品的表现如何呢?我们分别看看。

这两类产品的收益,由保证收益+浮动收益组成,单看保证收益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下面我们会从整体来看。

1、分红险

就目前而言,各家保险公司实际的分红水平无从得知,比如分了多少钱,收益率是多少。那么,我们只能先从演示收益看起,也就是产品宣传时所展示的收益。

根据监管规定,分红险的收益演示,分为0和4.5%减去预定利率两种。

如果分红险的预定利率是2.5%,那分红最高可以演示2%,加起来就是4.5%。虽然实际分红可能为0,但看起来比3.0%的传统保险更有吸引力。

另外监管也规定:今后保险公司必须要披露分红险的红利实现率,就是实际红利/演示红利。

举个例子:演示的分红收益率有2.0%,实际只分了1.5%,那么实现率就是75%。

这个数据能够清楚地看到保险公司的分红水平,可以建立起保险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我们也能选到更好的分红险。

而对保险公司而言,分红险可以转移投资风险:赚钱了就多分点给消费者,没赚钱就少分点。不像增额寿这种,该多少就是多少。

因此,多家保险公司都表示看好分红险,它可能成为3.0%预定利率时代的主流产品。

2、万能险

万能险比分红险还要特殊一些,在每个时期都有着一定地位。与传统保险相比,它主要有三大优势:

  • 收益可观:有最低保证利率,目前好的产品结算利率有4%以上,按月给付利息;
  • 灵活:可以追加保费,可以减保领取部分账户价值;
  • 透明:保障费用、管理费、利息、结算利率都会每月公开,非常透明,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家的收益高。

毫无疑问,万能险是一种对保险消费者非常友好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对保险公司不会很友好,比如利润比较低。

因此,大多数万能险需要随主险一起投保,并有一定的追加限额。这样看来,万能险想要成为主力产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保障型保险

保障型的产品,比如重疾险、定期寿险,它们前期所具备的高杠杆,是其他金融产品无可替代的。

这会倒逼着保险公司回归“保障”本源,做大做细保障险业务。比如开发长期护理险,失能收入险,对我们而言,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预定利率下调,虽然减弱了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力,但会确保行业的长久健康经营,也会倒逼保险公司改进产品,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将从中受益。

四、写在最后

回顾这漫长而又短暂的28年,预定利率经历了“无监管-直接监管-间接监管”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健的体系。

而每一次的预定利率调整,都是一场对保险行业的考验。经过一轮轮的历练,保险产品与保险投资实现了多元化,我们选择更多的同时,保险行业的韧性也更强了。

最后呢,从宏观角度看,本轮预定利率可能的下调,也折射出整个利率环境的下行。回想起上次的2.5%持续了整整14年,这一轮如果下调,又将持续多久,我们仍未可知。

如果对于保险信息还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的老师进行1对1咨询。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bob体育半岛入口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超级玛丽11号
同种重疾可二次赔
8468
达尔文9号
有机会返还保费
7174
i无忧2.0
常见病投保宽松
6497
祥瑞保2.0
重疾不分组多次赔
6069
大黄蜂10号(全能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
5546
守护童年
大保司品牌
5270
青云卫3号
少儿特疾赔付220%
4109
超级玛丽10号
可选重疾额外赔
3546
超级玛丽9号
同种重疾可二次赔
1721
小青龙2号
少儿特疾赔付220%
12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