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回答被推举为
「 最佳回答 」
深蓝君

不少朋友可能已经知道,重疾险就是当我们达到合同约定状态时,能获赔一大笔钱。

掐指一算,几千保费就能撬动几十万的杠杆,还有这等好事?

更甚有一些“未出险还能返还保费”的产品,四舍五入岂不是等于“不要钱”?

其实重疾险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很多,很容易身陷知识沼泽。

如果你正处于一头脑热状态,或者对重疾险还有重重质疑,那么建议你先看完这 5 大真相。

了解这些真相以后,相信你对于重疾险也会有更加全面和理性的认知。


真相一:老年人不需要重疾险

或许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买保险就是要先买重疾险。

我最近就收到了不少私信,张口就问我:50多岁的父母怎么买重疾险?

但实际上,真正的内行人都知道,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重疾险。

如果咱们父母已经50多岁或更年长,其实就已经不建议再买重疾险了。


首先,年龄越大患病风险更高,所以能买到的产品很少,相应的保费也会提高,

设想一下,如果到最后出了险,但交的钱比赔的钱还多,那这保险实在是买的不值当,

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内行人常说的“保费倒挂”;


第二,保险公司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会设置保额限制,

给父母买重疾险险,有可能只能买到很低的保额,关键时候根本顶不上多大用;


就拿下面这款产品为例,

可以看到,这位 50 多岁的叔叔购买这款重疾险,

保额最高只能买到 13 万不说,而且 10 年下来保费要交 14 万多,妥妥“中了两枪”。

(重疾产品真实投保界面截图)

第三,除了保费和保额的问题以外,不少老年人健康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如果有这些疾病,很难正常买到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

好不容易找到替代品,还可能被保险公司加费或除外疾病承保。

不过这里也和大家说句题外话,如果真的由于年龄太大或健康问题无法投保重疾险,

也可以考虑防癌险,健康告知更加宽松,可买保额也更高。


真相二:保长期重疾险性价比更高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提供保障的时长,将重疾险分为三类:

一年期重疾险保定期的重疾险保终身的重疾险


一年期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只保障一年,比如下面这款支付宝的健康福·重疾险:

(健康福·重疾险(保1年)真实投保界面)

而除了一年短期产品以外,还有能够保定期的重疾险,比如能保障20/30年或保至70岁;

如果再拉长一些保障期限,还有保终身的重疾险,能一直保障至身故;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产品比较灵活,可以自由选择保定期或保终身。

测一测:哪款重疾险更适合自己?

很多人看到一年期重疾险价格很便宜,就误以为这类短期类产品性价比更高,其实不然。

真相是什么,跟着我实际操作一遍就明白了。

我们假设一位 30 岁男性,想要投保 50 万保额,选择保至 70 岁,可以一起来看看这两类产品的保费对比:

可以看到,30岁男性买50万保额,保到70岁,一年期重疾险累计交费27万多;

而同样的保障,超级玛丽6号作为一款长期重疾险,保费就只要10万出头。

一年期产品看似很便宜,但大多会随着年龄增长保费逐年上涨,

此外,这类产品的稳定性不足,我们身体情况也随时可能变化,一般还会导致续保难的问题。

所以,结合保障与价格各方面因素长远考虑,一年期重疾险的性价比和实用性都不高,保长期的重疾险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了,每种类型都有合适的人群,没有绝对的好坏,

比如一些大学生目前身体健康但预算非常有限,也是完全可以考虑选择一年期重疾险作为过渡的,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来选择。


真相三:重疾险病种不是越多越好

不同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病种数量也有不同。

多的有上百种,少的也有几十种。

那么重疾病种越多越好吗?其实并不是!

早在2020 年重疾新定义中,银保监会就已经统一规范了 28 种重疾和 3 种轻症的理赔标准:

根据以往的理赔数据,这 28 种高发重疾已经占到了重疾理赔的 95% 以上,这些疾病可以说是疾病病种的核心,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重疾险产品都包含了这些病种。

所以说,无论重疾险涵盖的疾病是100种,还是120种,只要涵盖了这 28 种高发重疾,也就最高发、核心的保障;

而有些产品看似病种数量很多,其实有可能存在一些凑数的病种,比如埃博拉病毒、疯牛病,这类疾病在我们国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因此,建议挑选重疾险时,不要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即涵盖高发疾病是否够多。

保185种疾病,覆盖高发轻中重疾,8元/天起

这里重点提醒下,高发重疾都是统一定义的,保险公司玩不出什么花样,但轻症目前还未完全统一标准,保险公司可以自行设置

通常情况下,一款优秀的重疾险,这12种高发轻症都会保:

个别产品也有可能暗藏猫腻,比如不保某项高发轻症。

所以,我们在挑选产品时,千万要记得特别留意高发轻症是否都涵盖。

如果遇到某款重疾险,不保原位癌等高发轻症,建议大家直接避开。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也节省大家一字一句扒条款的时间,我已经把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产品的高发疾病涵盖情况整理了一份彩蛋。

彩蛋:《 12 款热门重疾险高发疾病涵盖情况汇总表》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意向购买的产品是否保障齐全;

如果目前还没有决定买哪款,也可以先点收藏,确定下手前对照一下此表,看看心仪的产品是否有存在核心保障缺失的情况哦~


真相四:重疾险不是全都确诊即赔

接下来这个真相,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误解,

不少人以为,只要确诊了重疾,就能立刻收到一笔理赔款。

其实事实却比这要复杂得多!

重疾险理赔,准确地说是符合合同约定才能赔,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 确诊即赔:像癌症、严重三度烧伤等,一旦确诊,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2. 实施了约定手术才赔:做了规定的手术才赔付,如重大器官移植、心脏瓣膜手术等;
  3. 达到疾病约定状态才赔:得了大病后,必须达到某种状态,保险公司才会赔。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有概念,所以我也帮大家扒出来了一条比较典型的条款内容做示范:

(超级玛丽6号条款截图)

像是脑中风后遗症这一重疾,条款中明确要求:

要在疾病确诊180天后仍有某种障碍,比如不能说话或不能吃饭,保险公司才会赔付。

所以这一重疾条款,就是达到疾病约定状态才赔的情况。

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这里将统一规范的 31 种疾病进行了分类,给大家参考:

所以以后再听到别人说“一旦得了任何重疾立马就能赔钱”,千万别再被忽悠了,因为真正懂行的人根本不会这么说!

如果你有投保的打算,又担心一不小心踩坑,可以随时找我,我会从专业角度帮你全面分析!
1V1在线咨询,帮你买对保险不踩坑

真相五:大而全的产品反而不省心

目前市面上保险种类不少,前有重疾险、医疗险,后有意外险、寿险,时不时可能还会冒出来个防癌险、防癌医疗险……

很多朋友看着看着就被兜晕了,只想找条捷径——要是能以一款保险啥都保,岂不是完美?

其实这种“完美”的产品看似很省事,实际上却陷阱重重!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份保单:

这份保单看似身故、重疾、意外等都能保,其实拆开来就是寿险为主险,另外捆绑了重疾险、防癌险、长期意外险、一年期医疗险等五花八门的险种。

看上去挺不错,但坑都在细节里:


1、先来看一下它的寿险和重疾险,别看它们的保额加起来好像有81万,

但其实这两个是共用保额,赔了一项后,另一项的保额就会相应减少甚至不赔。

也就是说,假如得了重疾获赔40万以后,后面若是身故就只能赔1万。(41-40=1)

明明交了两份钱,只获得一份保障,实在是不值得!


2、接着来看一下长期意外险,40 万保额一年就要 1560 元,

267 元的意外医疗保障还需要额外附加。

要知道,一般一年期的意外险,意外身故和医疗都能保,50 万保额也才 100 多。

而且,意外险真没必要买长期的,这类产品的投保门槛很低,保费也不会随年龄增长;

一年一买,还能及时更换保障更好的新产品。


3、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份“完美”保险的整体价格,27 岁一年下来居然要 12552 元!

同样的预算,给一家三口配齐全套保障,还能剩下好几千!

比如说下面这套方案就是前不久,我给一位朋友配置的一家三口方案,全家人的保障加起来也才 8000 元;如果预算有限,也完全可以设计更便宜的方案。

所以说,价格贵的离谱,保障还缺斤少两!“大而全”是假,“大而坑”才是真!

捆绑型的产品不靠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在五花八门的产品和错综复杂的保障责任中,准确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呢?

别着急,接下来我就来告诉大家,真正懂保险的人究竟是如何挑选重疾险的。


发布于 2023-04-11
366
0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bob体育半岛入口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推荐问答
你好,保险是支持全国通赔,搜索:销售区域,有相关分析,可以通过文章了解一下,或者点击“立即投保”,在投保页面下方预约顾问,协助您投保
你好,保险是支持全国通赔,搜索:销售区域,文章有相关分析。或者点击“立即投保”,在投保页面下方预约顾问,协助您投保
一般人买多次赔的重疾险,其实比单次赔的产品更加容易踩坑,比如理所当然就觉得,既然是多次赔了,赔付的次数肯定是越多越好;为此,我特地整理出来了重疾多次赔的五大真相,可以简单总结成四句话:赔偿次数有门道,递增不见得更好;分不分组很关键,间隔长短很重要;癌症理赔概率高,四项责任不能少;病种看质不看量,关键疾病有保障。如果你对如何选择重疾险仍心存疑虑,可以随时请教大师兄。1V1在线咨询,帮你买对保险不踩坑下文中,大师兄也会围绕这五大真相,告诉大家到底有哪些特别容易踩的坑,帮助你一眼识破所有套路!1、赔的次数不是多就好上面咱们提到,多次赔付重疾险同样值得买,但在实际购买时,也不是赔付次数越多越好。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得三次以上重疾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极微,也因此,咱们在选择多次赔保障的时候,那些号称是能赔6、7次的产品,未必就比保障2、3次的好,咱们还得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为了能够更直观地让大家理解,大家可以参考下面重疾多次发生概率演示图:(本图来源:李征涛-保险律师)虽然目前咱们国家没用公布这方面的官方数据,但是这份推演足以说明问题。可以看到,发生第二次重疾的概率远低于首次重疾概率,约为0.7~18.5%;而第三次重疾的概率又远低于第二次重疾的概率,只有0.02~6.1%;以此类推,后面第四次、第五次发生重疾的概率基本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了!所以保障方面,大家千万不要觉得那些能赔6次的产品,一定就比只能赔3次的好,毕竟极少有人会得那么多次重疾。除了赔付次数的差异,也有一些产品在多次赔付的基础上设定了“递增赔付”。大家一听到递增,可能不少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是啊!每次都能赔更多,这谁不喜欢呢?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咱不能光看中这种形式,还得看穿它的本质,就拿下面这款产品来给大家举例:可以看到,这款递增赔付的产品号称是最高能赔375万元,而所谓的递增赔付,不过就是每次增加10%的保额,以50万为基数来算,就是每次增加5万元,第六次得重疾就能获赔一次性拿到75万,可话又说回来,有多少人会在一生中确诊6次重疾呢?因此,对多数人来说,首次赔付的金额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买30万保额,首次重疾赔30万,8元/天起具体一款产品怎么样,咱们还得看看赔付比、保费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说到这里,大师兄也要提醒大家,其实上面这款产品还有一个“大坑”,咱们不注意的话非常容易踩,那就是“重疾分组”。2、重疾分不分组很重要有的人买多次赔的重疾险,可能压根没有注意分不分组这回事,以为它根本不重要。但其实,它是咱们判断一款多次赔付重疾险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和咱们串糖葫芦是同一个道理:分组:把重疾分在不同组,赔了一种疾病后,再次患上同组的疾病就不赔了,必须是患其他组的疾病才能触发二次赔,也就是说每串“糖葫芦”都只能尝一口!不分组:赔过一次重疾后,第二次患上其他重疾还能赔,也就是说咱可以吃任意几种水果,不分门别类!因此,咱们从获赔概率来说,当然是不分组比分组更好。重疾不分组,买30万保额可赔60万除了分不分组的差别,具体怎么分也非常重要。如果是高发的重疾,分在不同组肯定会更好,大师兄建议大家重点关注这6类:恶性肿瘤-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这6种高发重疾分开在不同组,并且有关联的疾病也分在不同组,这样获赔的概率会更高。比方说癌症单独分为一组,就比癌症和与重大器官移植术放在同一组更好,毕竟癌症是比较高发的重疾之一。简单总结一下就是:重疾不分组重疾分组(癌症单独一组)重疾分组不过也要注意,不同部位的癌症都属于恶性肿瘤,属于同一种疾病。比如胃癌和甲状腺癌就都属于同一种疾病,即便是不分组多次赔的重疾险,也只能赔付一次。如果你想癌症多赔一次,那是另外一个可选责任:癌症多次赔,这部分的内容,我将在真相四重点提到。3、不能忽略产品的间隔期除了重疾分组的部分大有门道,间隔期也是大家特别容易忽略的点。间隔期,就是指两次患重疾相间隔的时间。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在实际理赔时,赔了第一次重疾后,需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第二次理赔。举个例子,小刘买了一款产品,要求的间隔期是365天。那小刘在患癌获赔的3年后发生急性心梗,就可以再次申请理赔。但如果是第8个月就发生了急性心梗,就没办法申请理赔了,因为两次得重疾的时间还未满365天。所以间隔期的长短同样会直接影响咱们理赔的概率,间隔期的时间肯定是越短,对我们就越有利。重疾可赔200%,间隔期仅1年,310元起一般来说,不分组的多次赔产品,间隔期为1年就算达标;而分组的产品,间隔期大多为180天~1年。有极个别产品,重疾分组且间隔期长达3年,大师兄就不建议大家选择了。4、癌症多次赔付也很实用癌症多次赔,也就是得了多次癌症还能赔!这项责任对于我们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接下来,大师兄就带大家从理赔概率和理赔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理赔概率上:癌症出险率非癌症重疾出险率一款合格的重疾险虽然能保上百种重疾,几十种轻/中症,但其实癌症这一种重疾的发生概率就占了大头。口说无凭,大师兄也帮大家整理出来了最新的保险公司重疾理赔数据:可以看到,癌症(恶性肿瘤)的出险概率基本都占重疾理赔的50%以上,绝大多数在70%左右,个别公司甚至高达80%!由此可见,癌症是我们购买重疾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保障,而癌症的多次保障,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信大家在现实中还是知道一些得了癌症后活过3年的人;但可能很少有人见过谁得了两次重疾。这一现象,其实也侧面佐证了这一观点。(2)从理赔机制上:癌症多次赔,能保癌症复发首先,咱们要知道,癌症多次赔和重疾多次赔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癌症多次赔一般为可附加责任,意味着第二次得了癌症还能理赔;而重疾多次赔则是重疾险中的一种,针对于每种疾病最多只能够赔偿一次,癌症只能算一种,所以只能获赔一次。但这两者并不冲突,很多的重疾多次赔产品也可以附加癌症多次赔,所以对于预算充足的朋友们而言,完全可以将它俩一起选上;而如果预算有限,大师兄建议大家优先考虑癌症多次赔,因为这样获赔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重疾多次赔,癌症无限赔,8元/天起说到这里,大师兄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同样是癌症多次赔保障,并非所有产品都一样,咱们在挑选时需要关注责任完整和没有特殊的触发要求这两点:①责任完整:在条款中明确写明了包括癌症的复发、新发、持续、转移,四者缺一不可;②没有特殊的触发要求:保险条款中对第一次患病的病种有明确要求,有的产品要求第一次重疾必须是癌症,责任才有效;也有的产品只要求第一次是重疾即可,不带其他触发条件。后者更好。除了癌症多次赔以外,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也是一部分朋友重点关注的保障,接下来大师兄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其中又有哪些门道:5、心脑血管疾病责任,病种越多不一定越好心脑血管相关的疾病不在少数,但实际在挑选的时候,比起数量多,更重要的是确保病种“质量”是否达标。大师兄建议大家优先关注是否包含了最常见的五种:高发脑血管疾病: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高发心血管疾病:较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手术、心脏瓣膜手术。这五种疾病少了任何一种,那么就不算是合格的产品,哪怕保障了其他的10种、15种心脑血管疾病,很可能也只是凑数的,咱们也一定要坚定地对这种核心保障缺斤少两的产品sayno!此外,大家在实际挑选时,也需要注意心脑血管责任是否与癌症责任捆绑。一般情况下,癌症多次赔和心脑血管多次赔是两项不同的责任,但如果把这两项责任放在一起强买强卖,而且理赔有额外要求,那很可能就不划算了!以上就是关于重疾多次赔五大真相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想要了解更多通用的重疾险挑选方法,可以查看下文:2022重疾险最新测评,值得买的重疾险又换了!(附最新重疾险排行榜)-知乎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