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回答被推举为
「 最佳回答 」
兄继
先答题后解析:不同公司之间,保费定价策略不同, 大公司往往有一部分的品牌溢价,当然对于愿意为品牌保单,也是没有问题。而不同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差异,也会与保费高低关联,毕竟直接关系赔付概率。如果要撇除保险公司品牌影响,看同一保险公司内部不同的重疾险产品就最明显了。

首先,关于保费定价3大要素:预定利率、运营成本和预留利润。
那我们着重看下不同重疾险在产品责任上,导致的价格差异情况。要了解的是,重疾险的功能主要用于应对 重大疾病所造成的经济风险,当 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 医疗险足够给力,可以把大部分治疗费用覆盖时,重疾险可作为收入损失的弥补;让我们在生重病的三五年间,可以不用工作,专心养病,同时不用担心家庭原有的经济开销(房贷、车贷、教育、生活日常开销),还能 补充医疗险无法报销的专人看护照顾费用、营养补品费用、康复 医疗费用等。
而要选择重疾险,需要在市场上大量的重疾险中选择合适自身的重疾险。然后,要了解的是重疾险的分类。

一、如果按保障期间分类
可分为定期和终身
同一款产品,如果仅是保障期间区别,自然保终身会比保定期贵。
比如 储蓄型重疾险复康2019版,30岁男,50万 保额,30年交费
保定期的年保费4940,保终身的年保费7600元
保终身比保定期,保费多了2660元,即高了53%的保费
那你觉得多花50%保费,从只保70岁延展到保终身,划算吗?
很多20+岁年轻人会说,觉得自己活不到那么久,或者潇洒地说到那个时候没所谓
那如果你问一个40+岁的中年人,多数是毫不犹豫选择终身,因为70岁相对真的接近很多,他不希望寿命在70岁前结束,也是真的担忧了。如果客户犹豫是保70岁,还是保终身通常这个时候我会建议客户考虑:你是否有为70岁后的自己,准备了一份专款专用、足额的医疗储备金?万一长寿,又没这笔刚需医疗金怎么办?毕竟现在人均寿命都70+,等我们老时,这个数据肯定更高。

二、如果按是否带有理财功能分类
分为理财型、保障型分类,细一步划分理财型分为返还已支付保费型和分红型,保障型分为消费型和储蓄型
即便是同一保险公司的产品理财型(返还已支付保费型和分红型)平均比保障型中的储蓄型,保费往往高30%不止。个人不推荐理财型,因为多付的保费,额外做年金投资,收益更稳定、更多。
消费型和储蓄型的差异
同样30岁男,50万保额,30年交费,保终身,均重疾单次赔付,储蓄型重疾险复*康**2019版,年保费7600元。消费型重疾险复*康*,年保费6095元。前者比后者高25%保费
1、保额是否确定可赔付到
比如都是终身50万保障,储蓄型的50万一定可以赔付到,消费型的不一定。
因为重疾险的赔付要符合定义,比如心梗,有可能没送到医院,人就不在了,根本就做不了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测,没办法明确疾病是否符合符合重疾的定义; 因此消费型重疾只有重疾责任,如果没法按重疾赔付,赔付不了;但储蓄型的肯定至少可以赔付50万,因为有 身故责任。同样保终身,消费型的保费大概是储蓄型的六七成。
2、保险法的保障确定性不同
储蓄型重疾因为带有寿险责任,属于人寿保单,法律上的保障相对明确, 保险法89条和92条,不论保险公司未来发生什么情况,人寿保单利益都要保障。
3、是否重疾多次赔付
储蓄型重疾险,常见重疾多次赔付,甚至癌症多次赔付;消费型常见重疾单次赔付,一赔付合同就结束。
要知道多次赔付产品,首次赔付重疾,是先赔付,并豁免剩余年份的保费。这也是极大的杠杆。
4、理赔是否有保险公司专人对接差异
消费型常见是网销产品,只能对接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储蓄型一般保险公司会安排专员跟经纪公司对接,意思就是,理赔更便捷顺畅,有什么问题联系、责任到人,而不是机器客服。
5、储蓄性的重疾和寿险责任是二赔一关系
重疾和寿险责任是二赔一,先身故人不在,合同赔了当然会结束;
另一种情况,先赔了重疾,寿险责任会停掉,但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剩余次数的重疾责任依然在。

大家都想买性价比高的产品。事实上,性价比,全称是性能价格比,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性价比应该建立在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再谈价格是否合适,它存在其适用范围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大家在买重疾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自身需求:想要什么保障、愿意为什么付费。
发布于 2021-04-02
367
0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