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
符茂阳
随着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剧中严厉的虎妈和温柔的猫爸引爆了关于儿童心理健康和亲子教育的种种话题。老中青三代家长都在主角身上多多少少找到自己或者家庭成员的影子,产生了无数共鸣和疑惑: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最为有利?虎妈猫爸好还是慈母严父好?虎妈的“精英教育”好还是猫爸的“快乐教育”更应推崇?孩子心理健康和学习技能孰轻孰重?强势母亲带来诸多儿童心理问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在观众中引发讨论热潮,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家庭组合——母亲过于强势,控制着整个家庭氛围、各种大小决策,而父亲过于弱势,在重大家庭议题上没有话语权。有些夫妻经过磨合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关系模式,但心理健康专家则认为,“虎妈猫爸”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中母亲过于强势,父亲过于弱势,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障碍、强迫症等问题。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也是一面镜子,女性天生温柔,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男性天生给孩子阳刚之气,带给孩子的是担当和责任感。过度强势的母亲和弱势的父亲在孩子心理成长中的性别角色会相对模糊,容易让孩子产生性别混淆。男孩要养成良好的男性角色,其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便是父亲。弱势的父亲与强势的母亲搭配,导致男孩遇到棘手问题时,多选择逃避来寻求母亲支持,久而久之会丧失应有的阳刚之气,更愿退回到母亲的“襁褓”中。对女孩来说,父亲能指引她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初步懂得怎样与异性相处,如何维持异性间的关系。弱势的父亲可能导致女孩性格孤僻、对男性产生认识偏差,甚至影响今后的婚恋。在健康关系的家庭里,妻子与丈夫、孩子与母亲、孩子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应该相同,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状态。在“虎妈猫爸”式的家庭中,夫妻双方要更多地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着想,有意识地改变相处模式和角色定位。如:夫妻双方要学会相互尊重,给彼此留尊严;夫妻间要维护彼此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间有相互认同感;“虎妈”要多反思自身,“猫爸”则更要多在育儿方面投入精力,采取积极态度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早期人格建立比“上个好学校”更重要《虎妈猫爸》从第一集开始,孩子教育中的问题就接踵而至。推动剧情的最大矛盾焦点在于:孩子上什么样的小学?在考察了家周围的普通小学、需要护照的国际小学、老同学担任老师的区重点小学后,女主人公毅然决定,要用尽一切手段,让女儿上当地最好的小学。为此,她先后买学区房、辞工作,甚至让孩子晚一年上学。赵薇饰演的女主角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茜茜上最好的小学,可谓穷尽其所能。由此引发的夫妻感情、婆媳感情、祖孙感情在此过程中遭遇了诸多考验,现实生活中家长们观看后深有感触。亲子教育问题也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然而,教育专家却对此并不“感冒”。上不上最好的小学,完全不重要。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整个学习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家长寄希望于好的小学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提早进行智力开发,赢在起跑线。但事实上,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孩子早期人格的建立、心理健康的发展,比学习能力更加重要。家庭教育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人际交往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幼儿教育专家特别指出,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在现代教育中反思传统教育《虎妈猫爸》剧中,与虎妈赵薇那股虎式精英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猫爸佟大为的“快乐教育”。当然,还有白天鹅初恋的“心灵教育”、狐狸奶奶的“公主教育”、狮子姥爷的“棍棒教育”以及狼爸的“狼性教育”,也让该剧的“东西方教育理念”直接碰撞,不仅增强了该剧的情节亮点和喜剧效果,更让观众在观剧之余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有所反思。作为父母期望的“承载体”,孩子其实很难满足父母的所有期望,但从小到大,孩子的成长必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体。教育孩子到底该怎么选,没有万能的灵丹妙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究竟选择何种教育方式,对很多家长而言,也是艰难的选择。有些家长选择送孩子去读国际学校或者出国读书接受“洋教育”,认为西方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身的潜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放松学习快乐成长。但也有些家长认为西方的教育观根本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传统教育才更适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其实,聪明的家长应该意识到,走这条路能成功,走别的路也能成功,在社会与市场的综合作用力下,一次没被选中也不会从此让孩子失去机会。聪明的家长根本不会让孩子一门心思应对各种考试,他们会想办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孩子今后会有更多机会。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都带有自我生活的痕迹,也有自我的局限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并希望孩子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这是许多人的梦想,而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良好环境,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幸好,每一个人都至少要经历两次完整的成长:第一次是自己,第二次是伴随孩子,允许我们在时间上试错、纠偏,几代人不断地努力。
我也是有底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