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瑞幸自爆伪造交易 22 亿元,股价就像它的咖啡一样,打了 1.8 折,投资者损失惨重。
不少人担心瑞幸会重蹈小黄车的覆辙,赶紧将手里的优惠券用掉,我们公司楼下的瑞幸,这几天人就特别多。
在大家觉得瑞幸要凉凉,纷纷挤兑消费的时候,有消息爆出瑞幸投保过董事责任险。
那么,这份保险能成为瑞幸的救命稻草吗?瑞幸自爆的内幕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一、瑞幸造假,调查取证堪比碟中谍!
4 月 2 日,瑞幸自爆造假丑闻,真实原因其实是快到披露年报的时间,由于大量造假,无法通过审计,不得已选择自爆。
为什么瑞幸要不得已自爆?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 2 个多月前,一家叫 “浑水研究” 的公司公布的瑞幸造假报告。
这份报告为了有理有据的深扒瑞幸,用了最朴实、粗暴、烧钱的调查手段——人肉调查:
(调查报告截图)
报告作者说自己一共雇佣了92 名全职和 1418 名兼职调查员调查瑞幸,并且为了保证证据真实可信,全程录像。
知名财经号燃财经,采访了知情人士,透露调查为了搜集瑞幸造假证据,经过了周密的计划:
调查时,公司会教给他们一些话术:比如说自己是大学生,来咖啡店里蹭网写论文等等。
碰到一些自提店不能堂食,他们会像侦探一样在瑞幸附近蹲守,进行录像和计数。
这份内容详实的瑞幸做空报告,一经披露,让瑞幸股价盘中大跌超过 20%,投资者因此蒙受巨额损失,美国一些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对瑞幸的集体诉讼程序。
瑞幸官司缠身,再加上造假过不了审计,这才有了后来的自爆。
二、瑞幸造假,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自爆造假,对瑞幸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危机,那瑞幸之前投保的董事责任险,能帮他摆脱困境吗?
董责险,是公司专门为董事或高管投保的,对于因工作中的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个人或公司遭受索赔,在保额内由保险公司赔付。
比如公司发生重大财务变更,而董事没有如实对外公布,导致自己和公司被起诉,这种就由保险公司来赔。
不过董责险都是 “私人订制” 的,虽然我看不到此次瑞幸的具体的条款,但根据公开的通用条款来看,最后是否能赔,大致可以参考以下流程。
说实话,董责险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不过在瑞幸这个案件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关键点值得关注:
1、赔不赔,关键看法院怎么判
从 2020 年 2 月起,瑞幸就已经收到了多家律所的集体诉讼,估计后续审判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董事责任险对于违法的行为,都是不赔的,而这个违法行为,并不能主观判断,需要由法院来判决。
不过,除了等判决,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达成和解,在美国,95%甚至更高比例的集体诉讼,通常是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
如果董责险条款保障和解,那么也是有可能赔的,具体还是要看实际条款。
之前阿里巴巴就因为集体诉讼达成和解,董责险赔了近 1 亿美元,第三段我也会详细跟大家说说。
2、个别高管犯法,不牵连其它董事
董事责任险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每个董事之间的保障是分割开的,假如其中一个高管违法,那针对该高管的索赔,保险不赔,而对于其它董事,董责险仍是保障的。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对于董事长、CEO、CFO、董秘,由于职位最关键,这 4 类人如果犯法,会直接认定为整个公司层面的行为,保险公司会直接拒赔。
在瑞幸自爆后,就发布了公告,声称公司 COO、董事刘剑以及其它几名下属,违规操作,制造虚假交易。
即便真是这样,这几个高管违法,也并不代表其它高管也知情,如果对其它高管发起索赔,董责险仍有赔付的可能。
不过,深蓝君私底下了解到,总保额不到 2500 万美金,相比于上百亿美金的赔款,简直是杯水车薪。
由于看不到实际的条款,法院也没有判决,瑞幸造假案最后会如何赔付很难简单定论,还是静待结果吧。
三 、阿里巴巴曾被告造假,你知道吗?
在瑞幸的结果出来之前,可以先看看阿里巴巴曾经相似的经历,当时阿里和马云等高管,也在美国遭遇两起集体诉讼。
2015 年,工商总局曾披露过一份《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这是阿里后来被起诉的导火索。
文件内容很长,简单来说,里面主要指出淘宝和阿里巴巴两个网购平台存在卖假货、虚假交易等五大问题,需要整改。
不过,由于阿里在美国上市前,并没有披露这一消息,引起了美国投资者的质疑,阿里巴巴股价迅速暴跌,两天内市值蒸发了近 330 亿美元。
虽然后续监管部门也表态,这份白皮书只是一份会议记录,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市值大幅下跌,还是让阿里吃了两起官司。
两起诉讼历时 4 年,最终以和解结束:
2018 年 12 月:阿里巴巴支付 7500 万美金,与加利福利亚的诉讼人达成和解。
2019 年 4 月:阿里巴巴支付 2.5 亿美金,与纽约的诉讼人达成和解。
海外诉讼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甚至是公司名声。所以,虽然法院并没有判阿里败诉,但即使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巨头,也宁愿花钱消灾。
不过,其中至少有 1 亿美金的赔款,是由阿里投保的董责险来赔付,还是帮阿里承担了不少的损失。
据了解,美股上市的公司,大约 90%以上投保了董责险,而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投保率却不到 10%,这方面的保障意识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希望在这次瑞幸事件后,有越多的国内公司关注到董事责任险,关注公司和股民的权益,大家投资也要更谨慎一些。
四、写在最后
瑞幸造假一事,对我们的影响,可能只是一道选择题:买咖啡,选星巴克还是瑞幸?
而对瑞幸及其员工和股民来说,却是一道生存题。
我一直坚信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反之,亦然。
关于瑞幸一事,你怎么看?你还会买瑞幸咖啡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