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发现越早,越容易治愈。但多数情况下,即使年年体检正常,也可能也发现不了。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新增患癌人数高达 380 万,每年有 260万人因为癌症失去生命,换算下来,大约每 15 秒就有一个人因癌症死亡。
得了癌症难道真的只能等死吗?不一定。实际上,癌症早发现早治疗,生存率极高,如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
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癌症病例被发现时都已经到了晚期。究其原因,是体检仪器有问题?还是医生能力不行?
人只要活得足够久,都会有患癌风险,并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人的基本单位是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有两万多个基因,其中有几百个和癌症密切相关。而每一个健康人的身体里,都有这些癌症基因,正常情况下,是会被某些物质抑制。不过,当其中一些癌症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的失控生长,最终就会变成癌细胞。
不过,大部分癌细胞都会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但难免有漏网之鱼。这些没被清扫的癌细胞,会想方设法躲开免疫细胞的追杀,暂时潜伏起来。而这个阶段,身体往往都没有什么症状,等到癌细胞获得了和免疫细胞抗衡的能力,就开始无组织无纪律的野蛮生长,直到最后压迫神经血管或者转移到隔壁器官后,被人体感知到。这个时候去医院检查,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很多癌症就是早期没症状后期治不了。
由此可见,癌症早期预防,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从源头入手,癌症筛查是重要手段。
这一点,日本无疑走在了我们前面,根据《柳叶刀》2018年1月发表的《2000-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研究报告》显示,日本的癌症生存率已经高达57.4%,而中国仅有36.0%。
导致这个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中国体检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
从市场数据来看,我国的体检规模虽然在不断攀升,但人均密度小,国人体检意识不强,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加之,目前国内体检机构较为混乱,很多检查流于形式化。对于体检者来说,也会一定程度影响体检积极性。
2、常规体检不包含癌症筛查
比如入学体检、入职体检、以及常规体检等等……
主要项目只有两类:
这些体检仅用于了解身体整体状态,有无传染病、以及重要器官的功能等。对于一些常见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比较实用,但起不到早期癌症筛查的目的。
所以做针对性的体检,至关重要。根据我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胃癌、肝癌等等都是高发癌症,做癌症筛查,这些是关注的重点。
此外,有乙肝、丙肝,肝癌家族史,以及长期熬夜酗酒,建议每半年或 1 年进行腹部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类似还有,长期饮食习惯差、有胃癌家族史的,要定期做幽门螺旋杆菌和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查,必要时也可以增加胃镜检查。
虽然人类的抗癌之路,任重而道远,但相信随着预防,筛查,治疗手段的提高,死于癌症的人会越来越少。
我们相信终有一天,癌症也会变成一种慢性病,像死了无数人的鼠疫、黑死病一样被攻克。
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