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常去香港购物,香港的进口产品比内地优惠,品类也丰富,并且食品、日用品安全标准严格,用起来更放心,那很自然地想到,到香港买保险会不会也更好呢?
虽然走在香港街头感觉跟内地其他城市没什么不同,但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政治制度,香港和内地都有明显的区别。
比如法律层面,香港是英美法系,内地是大陆法系,涉及到《保险法》的相关知识,可能在香港并不适用;
医疗方面,香港的私立诊所非常多,收费高,而国内医保制度,决定了大多数人会首选去公立医院看病,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需求;
另外还有金融体系的差异,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企业财团话语权很大,在监管上也和内地存在根本的不同。
选择了香港保险,就相当于处于另外一个法律环境下,签订了一份金融产品合同,大家要做好功课,万万不能盲目跟风。
所以,先了解清楚,香港保险的优缺点,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才能更好地选择。
历史悠久,经历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进化
香港保险业已经有150年的历史,相比大陆,整个市场非常发达,无论美国还是欧洲的保险巨头都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无论从产品和服务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国保险行业目前遇到的问题,香港保险在90年代都经历过,和内地市场相比,香港保险行业更加成熟规范。
香港重疾险保费相对便宜
由于香港的人均寿命更长,所以死亡率、重疾险发生率都会比内地更低,所以香港重疾险产品定价会有优势,保费会比内地一些老牌公司的产品更便宜。
并且香港保险会区分人群来定价,比如不吸烟的人购买香港保险,会比吸烟人群便宜 20% 左右。
不过,内地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推出很多高性价比的产品,特别是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由于用人、场地成本相对便宜,为了体现优势,在保障齐全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也是值得期待的。
保额逐年增长
大陆的重疾险保额都是恒定的,买了 50 万保额几十年后还是 50 万,但是香港大部分重疾险都有增值功能。
购买 50 万保额,几十年后,保额是有机会增长到 80万的,甚至一百万以上,这是香港重疾险最吸引人的地方了。
不过,现在大陆保险也陆续出现了这种趋势,只是保费会稍微贵一些。
重疾险对于部分疾病理赔要求低
众所周知,内地的银保监会对于前 25 种高发重疾,进行了统一规定,各家都一样,保险公司想改也改不了。
但香港保险就不受约束了,对于一些病种,疾病定义和理赔条件会更宽松。
比如脑中风后遗症,内地要求后遗症要达到180天才能赔,而港险在这方面相对宽松,一般后遗症只要达到几个星期,快的过了24个小时就能赔了。
但是对于高发的十几种重疾来讲,内地同香港疾病定义差异并不大,只是个别会宽松一些。
拒赔,很多的拒赔都发生在健康告知上
以常见的甲状腺结节为例:
小A同学买了香港重疾险,由于疏忽大意,忘记告知甲状腺结节,过了三年后不幸得了胃癌,结果被保险公司拒赔了。
这是因为香港重疾险遵循最高诚信原则,用户在投保时必须无限告知,也就是所有大大小小的健康异常,都得告诉保险公司。
而小A 的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内地,基本上不会出现拒赔的情况。这是因为内地的健康告知相对宽松很多,只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答就可以了。
对癌症的理赔较为严格
癌症的理赔大约占到保险公司总理赔的70%,所以关注癌症非常有必要,虽然内地和香港对癌症的定义一样,都是增长、扩散、浸润周边组织为特征的恶性细胞。
但是港险一般会把甲状腺癌列为轻症,只能赔20%左右的保额,而在国内甲状腺癌也是属于重疾的,可以获得100%的赔付。
除此外,如果不幸得了原位癌,在国内可以按照轻症获得一定比例的赔付,但是在香港,有些产品会限制部位,如果不是发生在某几个特定器官上,就不能获得赔偿。
理赔时效难以确定
内地对于理赔时间有强制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在30天之内出理赔结果,而香港保险,需要3-6 个月的时间才出结论的案例比比皆是。
不过6个月才获得理赔,也并不能代表全部情况,只是说明香港保险的时效没有统一。
体制带来的风险
要是发生理赔纠纷,香港保险投诉局可以受理低于100万港元的理赔投诉,但是处理一单投诉,平均需要4-6个月的时间。
如果协调无果,那就需要聘请律师在香港打官司了,一切要按照香港的法律标准来。光是每小时上千港币的律师费用,就足以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了。
如果顺利获得理赔,拿到理赔金也不那么容易。我们知道内地是存在外汇管制的,香港理赔金是美元,没办法直接兑换成人民币,要把钱带回内地,也存在不小的困难。
如果不属于这两类人群,内地的消费型定期重疾,保障全面,性价比也高,可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