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追个明星都要看口碑,更何况买保险。保险界的“口碑”保障,来自于一个神奇的数据——偿付能力。
前不久,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公布了 2021 年第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情况,这其中就有几家保司偿付能力不达标。
于是引发了一些朋友的不安:
我买的产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会不会破产?会影响我的保单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答困惑,主要内容如下:
偿付能力,到底是啥?
偿付能力不达标,我买的保险有影响吗?
偿付能力不足,意味着保险公司快倒闭了?
普通消费者买了保险后,最担心的是什么?
很显然,大家最怕的是一旦保险公司不稳定,甚至是破产,自己万一出险无法理赔。那有没有哪些指标可以监控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实时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状态?
有的,看 “偿付能力” 就可以,偿付能力就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比如 A 向 B 借了 10 万块,A 有没有能力还,通过“偿付能力”这个数据就能了解到。
2021 年 3 月 1 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新规,“偿付能力达标”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 3 个指标: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100%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50%
风险综合评级:B 及 B 以上
以上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如果两个偿付能力充足率高,同时风险综合评级优秀,就代表着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强,破产的概率低,反之则弱。
但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就越好吗?未必见得,我们在 “常见疑问解答” 部分会详细解答。
目前,有些保险公司已经公布了 2021 年第二季度的偿付能力数据,但并不全面。所以我们还是以第一季度为例。
经过深扒了各家保险公司第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数据,我们发现有 5 家不达标:
可以看到,2021 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不仅有人寿险公司,还有两家财险公司。
一些买了这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的朋友就担心了:偿付能力不达标是不是说明快要破产了?我买的保险还能赔吗?
大家尽管放宽心!保险是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受到极其严格的监管。
1、 出现经营危机,保险保障基金救助
《保险法》第一百条明确规定:所有保险公司都要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截止到 2021 年 6 月,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达到了 1708.28 亿。保险保障基金最大的作用是,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时,用来救助保险公司。
但实际上,保险保障基金往往是事前干预,而不是等到保险公司破产后才出手救助。
比如 2018 年,安邦保险出现经营危机,银保监会马上就宣布接管,并且通过 “保险保障基金” 注入 608 亿救助资金。
如今安邦保险已经恢复正常经营,银保监会也宣布结束监管。对消费者最大的影响,只是安邦改名为“大家保险”了。
此前,还有新华保险、中华联合保险都是在破产前就受到了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
所以,保险公司并不会轻易破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保单的安全性非常高。
这里也再插播一条消息:今年 6 月 9 日,银保监会要求资产超过 2000 亿的保险公司,要提前设立 “金融遗嘱”,准备好应急方案,一旦出现经营问题,要先以 “自救为主”。
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保险公司不再受到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其实不然,这并不是说银保监会对这些大型保险公司“撒手不管”,让它们自生自灭。
如果这些保险公司自救不了,银保监会依然会出手相救的。
2、 万一破产,银保监会兜底
退一万步讲,如果保险公司真的破产了,也不用担心。
① 人寿保险公司破产
人寿保险公司破产后,人寿保险合同会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保单仍然有效。
像我们买的重疾险、寿险、意外险等险种,背后的保险公司就属于人寿保险公司。
口说无凭,我们来看看《保险法》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手,银保监会会指定某家保险公司,来接手相关的保险业务,消费者的保单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② 非人寿保险公司破产
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十九条,非人寿保险公司(如财险公司)破产,会由保险保障基金兜底,具体规则如下:
保单持有人损失 5 万以内:保险保障基金会全额救助。
保单持有人损失 5 万以上: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额会有比例限制,个人为 90%,机构为 80%。
如果你持有财产险的保单,财险公司破产后,保险保障基金会按以上规则进行补偿。
所以不管如何,一旦保险公司经营不下去,总会有银保监会兜底。
有很多读者担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一旦不达标,是不是以后不能再买他们家的产品了?
其实偿付能力是不断变化的,每个季度公布一次,一旦出现偿付能力不达标的情况,保险公司和银保监会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1、保险公司如何提高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代表着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如果不达标,保险公司比普通消费者更着急。
保险公司一般会通过发行债券、股东增资、再保分出的方式来提高偿付能力。
比如百年人寿因为近年业务发展快,消耗大量资金,导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度跌到 120% 以下,偿付能力长期徘徊在“及格线”上。
在 2012 - 2015 年期间,百年人寿通过股东增资,注册资本由 16.6 亿增加到 77.948 亿。
而在 2019 年 3 月又从资本市场上募集了 20 亿,这也带来当季的偿付能力迅速回血。最新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上升到了 159.14%。
2、银保监会如何监管?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如果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50% 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100%,银保监会就会采取以下措施:
资料来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
其次,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下降的具体原因,银保监会可能会采取以下 8 项监管动作:
资料来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
比如安心财险 2020 年 10 月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25.7%,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监管对其采取了 3 项措施:
暂停车险新业务
强制要求增资
限制高管薪酬
总而言之,银保监会除了可以限制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比如不让增设机构、责令转让业务,还可以对保险公司高管追责,比如责令更换高管,甚至追回已发的薪酬。
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保险公司都不愿意走到这一步,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一个必须死守的指标。
关于偿付能力,我们整理了两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怎么查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可以上保险公司官网,点击“公开信息披露” →“专项信息”→“偿付能力”,就能看到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
我们以太平人寿为例:
2、偿付能力越高,说明保险公司越强?
其实并不是。
比如华汇人寿,2021 年第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2148.28%,排名前十。但其实华汇人寿 2011 年才注册,成立时间并不长。
对新公司来说,股东刚刚投了几十亿进去,保单还没卖出去多少,没有理赔责任,偿付能力自然就高。
所以说,偿付能力高不代表公司实力强,总之在达标线以上就行。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买保险跟买普通的家电一样,大品牌总是更值得信赖。
但事实上,比起公司品牌、偿付能力,我们更应该关注产品的保障好不好,是不是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