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专心君。
尤其是 20 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推出来以后,持这个观点的人是越来越多。
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就有41 万人浏览。
“最高 600 万,一年几百块,不限医保,住院 100% 报销...”
这几乎成了每款百万医疗险宣传的标配。
如果从字面意思上解释,百万医疗险诱惑力确实蛮大的。
而重疾险,光是 50 万保额,就要付出大几千块钱才能把配置拉满。
钱的账算得明白,但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两者到底差别在哪?买了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还需要买重疾险吗?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捋清楚。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的保障范围,确实有重合部分。
比如,同样是罹患癌症,我们既可以用医疗险报销医疗费,也可以拿着重疾险的理赔款用来治病。
但两款产品的定位不同,一个是只给你医疗费,一个是在医疗费之外,再给你生活费。
医疗险只报销医疗费用,像一个会计,全面、细致、喜欢斤斤计较。
得病之后,只要你花的钱超过免赔额,医疗险就能报销。
但是,它只报销规定范围内的钱,比如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检查费等等。
必须是写进合同里的项目,它才会理赔,而且赔付的钱绝对不可能超过你看病的实际花销。
更何况百万医疗险一般会有 1 万元的免赔额度,经医保报销后,超过 1 万后,才能报销。
举个例子:
假设张三住院一共花了 10 万元,医保报销了 6 万,剩下 4 万,扣除 1 万的免赔额,才能凭借住院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报销。
重疾险则是在医疗费用之外,再给一笔生活费,就像是个土豪,慷慨、灵活、自由支配。
毕竟一场大病,医疗费用只是冰山一角。
也是很现实的例子:
假设张三因为癌症住院了,短期内无法上班,意味着没有收入,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公司“优化”。
住院之后,肯定要腾出一个人照顾,那要不要请护工?如果请,家里的钱够吗?如果不请,另一半能否既兼顾工作,又照顾病人?
如果癌症当地治不好,可能还会牵涉异地就医问题,那去其他城市的车马费,这又是一笔开销。
更不说要说病人后期的康复费用,家里的房贷、车贷等等,这些是百万医疗险无法解决的。
但这时候,如果有一份 50 万保额的重疾险,张三的情况达到理赔条件,那么保险公司会把 50 万直接打到张三账上。
这笔钱,不管是用来寻求更好的治疗环境,还是康复护理,还是拿来还房贷车贷都可以。
正是由于两者定位不同,导致了百万医疗险在产品设计上,有三个无法弥补的缺陷。
如果单纯“唯价格论”的话,那恐怕会错过很多优秀产品。
缺陷一:百万医疗险无法保障终身
长期重疾险的保障期限,一般都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从合同签订的那一刻开始,这份合同就将一直跟随你。
在这期间,无论是产品停售、下架,还是你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它都必须一直保护你。
而百万医疗险作为短期险种,客观上存在停售风险。
目前,还没有终身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最长保障期限是 20 年。
但 20 年保证续保并不是终身保障。
比如,e 享护-医享无忧,20 年续保到期后,需要重新审核,也就是重新进行健康告知。
假如我是 30 岁买,50 岁到期,这个年龄段,正是最需要保障的时候,保障没了就很尴尬。
转投其他产品,同样也要面临健康告知问题。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如果赔付率提升,后续的保费自然会上涨,如果赔付率过高,甚至可能会停售不卖了。
我们之前还专门针对百万医疗险的“不足”写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戳:《如果人这辈子只能买一份保险,你会选什么?》
缺陷二:价格随年龄调整,便宜只是暂时的
百万医疗险价格能做到足够有诚意,是因为采用的是自然费率,每年的保费会有调整。
人话版就是:即使购买的是同一份百万医疗险,年龄不同,我们每年交的保费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尊享 e 生 2021:
30 岁投保的价格是 308 元/年,60 岁价格 1533 元/年,85 岁价格就涨到了 6943 元/年。
重疾险采用的是均衡费率,每年交的钱一样,且交满一定期限,可以不用再交保费,但是我们的保障还在。
拿目前市面上热议比较高的达尔文6 号做个对比:
50万保额,30岁投保,交费 30 年,保至终身,每年固定保费是 5515 元。
如果是单看首年保费,30 岁投保,尊享 e 生 2021 是308 元/年,达尔文 6 号是 5515 元/年,两者差了 17 倍有余。
如果是算总保费,尊享 e 生 2021是 39 万元,达尔文 6号则是16 万元。尊享 e 生(百万医疗险)反而比达尔文 6 号(重疾险)多了 23 万保费。
重疾险是把总保费均摊到每年,相当于把未来的保费提前交了;百万医疗险是随着年龄动态调整,年龄越大,保费越贵。
缺陷三:别看保额几百万,大部分“用不完”
别看百万医疗险有着上百万的保额,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百万只是个数字。
因为医疗险遵循的是补偿原则,报销费用不会超过实际花销。买 3 份还是买 10 份报销后,都不能超出实际花销。
百万医疗险解决的是最紧急、最明显的那部分需求——治疗费用。
但是,如果疾病的程度已经达到轻症、中症、甚至重症的标准,那么一定会有很多隐形损失,是无法体现在医院的收费单上的。
比如癌症住院,起码几年以内都无法上班。
就算没有被辞退,那大概率也只能拿底薪,这点钱根本无法覆盖因癌症带来的额外损失和隐形支出。
而重疾险呢,是买几份就赔你几份。
假设我买了 3 份重疾险,保额都是 50 万,那我就可以理赔到:50 + 50 + 50 = 150(万)。
这 150 万揣兜里,想干啥就干啥。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代替,而是互为补充的。
每一类险种,都有自己覆盖的范围,而且都是有限的。
我们都希望保障越全面越好,那就需要通过多种产品、多种险种的组合来扩大保障范围。
医疗险和重疾险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要配置就应该都配置好,才能尽量减少风险敞口。
只是千万不要简单认为,有了百万医疗险,就不需要重疾险。
保险配置追求性价比是没错的,但为了性价比把保障配置做成“缺胳膊少腿”,可就本末倒置了。
没有最完美的保险,只有最适合的搭配。
我也为大家整理了4月份的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榜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阅读:
最后,如果你在买保险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是对产品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点击下方预约1对1规划咨询,会有专业人员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