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网上关于“十大最不值得买的重疾险”的话题热度很高。
重疾险虽然能弥补我们因病产生的收入损失,但由于重疾险产品形态多、条款复杂,一不留神就会踩坑。
如果大家想避开重疾险投保常见的大坑,那今天这篇内容就要认真看了,因为深蓝君将会分享多年的从业经验,帮大家避坑~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在商业保险中,重疾险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种,因为它保险条款复杂,保障责任多,普通消费者如果没有仔细看保险条款,很容易踩坑。
而部分重疾险产品,深蓝君不建议大家轻易投保,还是得结合个人需求和预算慎重考虑,具体如下:
到期了还活着有钱拿,病了出险也能赔钱,像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大家应该都很喜欢吧?但实际上,返还型重疾险也有缺点。
因此,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保障范围广、保费更低的消费型重疾险明显更适合。
分红型重疾险是在疾病保障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分红险,让被保人能获得保险公司发放的分红收益。
熟悉保险市场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一般带“分红”的商业保险保费都会高出一截,到底贵多少就得看具体是哪款分红险产品了。
并且分红型重疾险还有个很隐秘的坑,就是年底的分红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可能拿到很多分红,极端情况下分红也可能为0。
一般保险条款都会有分红说明,但很多人没注意就忽略了该条款解释。
比如下面是某款分红险的条款解释,就已经明确说明保单红利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分红”蒙蔽了眼睛,盲目投保分红型重疾险。
万能型重疾险和分红型重疾险类似,不过万能型重疾险是附加了万能账户,让消费者能把钱放在万能账户不断增值。
虽然我们能通过万能账户获得一定的理财收益,但万能账户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高于保底收益部分的收益不确定。
大部分万能账户保底利率在2~3%左右,但实际结算利率≠保底利率,而保险公司可能会用高于3%的短期结算利率宣传,让很多消费者误以为一定能达到3%以上的利率。
另外,由于附加了万能险,万能型重疾险和消费型重疾险相比,每年需要的保费也会更高。
重疾险是需要长期交费的险种,动辄交费数十年,且每年的保费不低,因此产品性价比就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部分。
重疾险的性价比,我们可以综合考虑保障责任、附加责任、每年保费等因素。
以每年的保费为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0岁时投保跟60岁时投保,明显是前者性价比更高,因为重疾险每年的保费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因此,深蓝君更建议大家趁早投保重疾险,避免出现保费倒挂等情况,导致性价比变低。
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再继续罗列十大最不值得买的重疾险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不值得买的重疾险产品,可以点击下方小卡片,预约专业老师一对一服务~
在聊完十大最不值得买的重疾险后,接下来我们继续聊聊,目前市场上有哪些重疾险值得买。
重疾险产品形态很多,比如单次赔付/多次赔付、消费型/返还型、一年期/定期/终身重疾险等等。
光看这些形态分类就足以让很多消费者头疼了,更别说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因此买重疾险踩坑是很常见的事。
为了方便大家挑选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产品,深蓝君整理了市场上热门的6款重疾险,供大家参考:
直接说结论:
在表格中,阿波罗2号(珍藏版)是唯一有多次赔的重疾险产品,重疾最多能不分组赔3次。
且该产品自带60岁前额外赔,60岁前首次确诊重疾额外赔60%基本保额,轻/中症也能额外赔付15%/30%基本保额。
如果是看重高性价比、保障全面的朋友,可以考虑这款不分组多次赔的阿波罗2号(珍藏版)。
现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难免会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胃肠道息肉等小毛病。
而人保旗下的i无忧重疾险,健康告知相对宽松,结节患者也有机会正常承保;
且该产品自带重疾额外赔,在保单前10年首次确诊约定的重疾,可以额外获赔50%基本保额,重疾的保障力度更大。
因此,身体有小毛病、看重重疾保障力度的朋友,可以留意下人保寿险推出的i无忧重疾险。
以上就是“十大最不值得买的重疾险”的内容了,即使是从业多年的深蓝君,如果在买重疾险时不仔细研读保险条款,也有可能踩坑。
因此大家平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个人需求和预算,并认真阅读保险条款,避免踩坑。
如果大家不清楚自己适合哪些重疾险产品,也可以点击下方的小卡片,预约专业老师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