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重疾险“豪爽”,只要得了约定条款中的疾病,就能赔付一笔钱,这笔钱怎么支配都行。
但是,重疾险的保费不便宜,一年就得大几千,通常一交便是几十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于是,不少小伙伴内心犯愁,这辈子要是没出险,这钱岂不是白交了?有什么方式能拿回这笔钱?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重疾险的这笔钱,会不会打水漂了。
这当然是好事啊,没病没痛度过一生,值得恭喜。
不过转念一想,买了重疾险没得大病,就意味着拿不到重疾理赔金。
其实,这是大家对重疾险了解不深,我们以保终身的重疾险为例,帮大家把重疾险归个类:
可以看到,第一种是只保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没有身故责任,自然就拿不到身故理赔金;后面两种针对怎么拿回一笔钱也有所区分,我们详细说说。
1、储蓄型重疾险,身故赔保额
以前我们讲重疾险,都会强调需要确诊合同约定的疾病或达到某种状态才会赔。
这就导致很多人误以为重疾险只有生大病了,才有钱拿,否则保费全都打水漂。
但如果买的是带身故的重疾险,既保疾病,也保身故,即便一辈子没得病,身故后,家人也能拿到赔偿。
不过,相较于消费型重疾险,这类产品有 2 个明显不足:
通常重疾和身故共用保额:重疾和身故仅能赔付其一,赔了重疾之后,就不能赔身故。
保费不便宜:因为多了身故保障,所以保费也会比单纯保障疾病的重疾险要贵很多。
比如 30 岁男性买 50 万保额的 超级玛丽 9 号,保至终身,分 30 年交,不附加身故只需 5430 元,加上身故则要 8955 元,足足贵了 3 千多。
2、返还型重疾险,有两种返钱方式
返还型重疾险,也就是大家常说“有钱治病、没病返钱”的保险,保障看似完美,但同样避不开 2 个不足:
部分产品重疾、“返还”只能二赔一:比如赔了约定疾病,返还就失效了。
保费不便宜:要额外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满期返还”这项保障,普通家庭不建议买。
我们直接用某款“返还型”重疾险来举个例子,见下图:
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主险为两全险,俗称的“保生又保死”,活着的时候期满返钱,死亡的时候直接赔钱。
倘若被保人平平安安活到 80 岁,且没有确诊重疾,则可以直接领一笔钱, 大概有 31 万;但是,如果 80 岁前得过重疾并理赔后,这笔钱就不返了。
返还型重疾险看似很“美好”,实际上保费太贵了,保障上也做不到重疾、身故和满期“返还”三者兼顾,因此,我们并不推荐这类产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重疾险产品鱼龙混杂,保障也分三六九等,如果你想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份重疾险,可以点击文末卡片,预约专业的规划师协助:
说了那么多,终归还是落到了“钱”的事情上,想要保障更全面,保费自然不便宜。
因此,具体怎么选,最终还是看需求和预算,我们在这里提供两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1、预算有限:终身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
手头紧张,就拎最紧要的风险解决。
终身消费型重疾险,能提供一辈子的疾病保障;定期寿险可以解决黄金年龄段的身故风险。
这套组合拳,性价比拉满,举个例子,50 万保额的 超级玛丽 9 号,加个 100 万保额的 大麦旗舰版 A 款,30 岁的成年男性,一年保费只要 6500 左右,就很适合家庭顶梁柱。
2、预算充足:终身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储蓄险
这套方案,是在第一套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份:储蓄险。
一来,解决“返还型”重疾险保费贵的问题,把买“返还型”重疾险的钱,拿出来补充一份增额终身寿;
二来,弥补第一套方案里定期寿险只保到 60 岁的不足。
储蓄险这类保险,收益确定性强,白纸黑字写进合同,虽然前期收益不高,但长期持有收益率能接近复利 3%,而且受《保险法》保护,非常安全。
我们直接算笔账,以 30 岁女性朋友买 金玉满堂 3.0 为例,每年交 5000 元,连续交 20 年,一直持有该保单:
42 岁时:现金价值增长到 6.2 万,已经超过已交保费。
64 岁时:现金价值增长到 20.3 万,超过已交保费的两倍。
等到 90 岁时:现金价值增长到 43.9 万,IRR 为 2.94%,收益率不错。
这个搭配思路,就可以很好解决“钱打水漂”的矛盾点,即:
疾病风险交给重疾险解决;身故风险交给定期寿险解决;“返钱”的事,就交给储蓄险来做。
还是需要强调一下,每一类险种,都有自己覆盖的范围,而且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开始就是奔着“一定要拿回这笔钱”的想法,忽略了基础保障,最后弄得“缺胳膊少腿”,那就本末倒置。
甭管是买重疾险还是其他保险,我们务必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才能选到合适自己的产品。
重疾险产品鱼龙混杂,保障也分三六九等,如果你想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份重疾险,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的规划师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