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买了保险,和正在考虑买保险的人来说,理赔一直都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前不久,网友小张分享了自己的理赔经历,4年前她刚离婚,却得知妈妈确诊了肠癌。
没想到,以前为了图个心安而买的一份百万医疗险,给她们的生活兜了底。
经过联系和采访,我们也记录下了小张陪妈妈抗癌3年以来的治疗经历和理赔过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妈妈是典型的东北女人,身体硬朗,嗓门儿洪亮,但性格偏执。
2020年初,过了50岁的妈妈偶尔会抱怨身体不舒服,催她去医院检查又推脱:“没啥大事儿,花这钱干啥?”
我听着实在放心不下,研究一番后,决定给妈妈买一份保证续保6年的好医保长期医疗险。
11月,正好赶上单位有亲属体检福利,我就让妈妈去做了个检查,结果发现肿瘤标志物CA199的数值有点高,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
妈妈之前就知道自己有子宫肌瘤,没把这个数据异常放心上,但我突然想起她之前提过两次便血的事儿,心里隐约感觉到不安,催她加上胃肠镜一起复查。
没过多久,在医院工作的亲戚就给我打来电话,开口第一句就是“做好心理准备了没?”,我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刚开始医生看了结果,判断是肠癌中早期,应该还没发生转移,大概花两三万动个手术就行,让我别太担心。
手术很顺利,但妈妈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
我很后悔没有催她早检早治,可转念又很庆幸,那时为了图个心安,买了百万医疗险。
可没多久,妈妈的身体情况就因癌细胞转移,急转直下。
短短2年时间,癌细胞就从肠转移到了肝肺。
直到2023年8月,病况已经没有药物可以控制了,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决定停药。
他建议我们去北上广的医院试试CAR-T免疫治疗,但妈妈已经不想再折腾。最终我们找到一位名中医,开了些中药调理身体。
9月的某一天,妈妈突然腹痛难忍、反复高烧;又过了一个月,癌细胞的扩散已经令她已经浑身疼痛,呼吸困难。
医生让我做好准备,最多也就剩下半年时间了。
真的无解了吗?我不死心,每天在各个平台搜索相关信息,生怕自己错过任何机会。
偶然看到一位医生分享了栓塞介入疗法,我马上联系到他,在他的建议下挂了天津市肿瘤医院的介入科。
介入科医生看了我整理的资料后,又询问了病人状态、经济情况,认为可以尝试这种疗法,但他也明说了用药之后并不能治愈,只是姑息治疗。
我们马上办理入院,妈妈的身体情况也顺利通过了术前评估检查,手术如期进行,一针36万的天价抗癌药缓缓注入妈妈身体里。
从坐在轮椅上被我们推着进医院,到一步步走出医院,妈妈的病况好像越来越好了。
后来我在网上分享抗癌历程时提到了这种抗癌药,评论区有不少朋友也很纠结要不要让家人接受这种治疗。
很想搏一把,却因为高昂的医药费迟迟下不了决心,也无法承担四处借钱做了手术后,还是留不住人的结局。
这种抗癌药不能用医保报销,但它已经进了部分百万医疗险的外购药名单,好医保给我们兜了底。
尽管这份保险在经济上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支撑,但理赔过程也并不总是顺利。
我们一共经历了3次拒赔,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倒吸一口凉气。
1、医生写错病历,被怀疑带病投保
2020年11月,妈妈做完肠癌手术出院后,我开始着手理赔。
这时才发现,因为医生当时在病历上的表述有误,而我们也没有留意到,这笔费用被保险公司拒赔了。
当时妈妈说的是“便血大概是10月以来的事”,但因为门诊办公室人多口杂,医生听成了“10个月以来”,便这么记录了。
在保险公司看来,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投保时隐瞒既往症,带病投保了。
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而且记录已经上传医保系统,无法再做更改。
后来我和医生多番沟通,他终于同意证明并非既往症,最终顺利赔付了。
这件事给我敲了警钟,也把感悟分享给大家:
第一,要仔细查看病历上的内容是否和自己表达的一致,比如在问诊结束后,把门诊电子病历打印出来再确认一下内容,以免影响后续理赔。
第二,不要为了引起重视就把病情夸大了说。
后来我也在平台上看到网友支招,可以明确跟医生讲自己是有买商业保险的,医生写病历时也会更谨慎。
2、异地就医,特需门诊开药被拒赔
市里的医疗水平已经无法支持妈妈继续治疗,我们四处求医,陆续去了辽宁省肿瘤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第二次拒赔就发生在这几次求医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异地就医的问题。
当时,普通门诊跨省结算的范围还没有覆盖到这两家医院,尽管我们已经报备,也没有办法使用医保结算。
经历过第一次拒赔,我知道要靠证据才能真正说服保险公司,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材料。
①省肿瘤医院:挂号没走医保,只赔付60%
2023年6月,妈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做了上下腹和头颈的CT,一共花费3000多。
对于这笔费用,保险公司回复:挂号时没走医保,只能按60%赔付。
但我认为,没走医保是因为当时医院的规定,我们才没法用医保结算,应该按100%赔付。
最终保险公司认可了我的申诉,补赔40%。
②北京:门诊特需挂号拒赔,药品费拒赔
2023年7月,妈妈的病情持续恶化,我们不得不去北京问诊。
普通门诊根本挂不到,情急之下我挂了特需门诊的号,一共开了890元中药。
对于这笔开支,保险公司的答复是拒赔。
特需门诊的挂号费不能赔也可以理解,但药品并不属于特需,医院有明确说“除特需门诊挂号外,均可使用医保”,也就说明拿药的费用属于医保范围内,是应该赔付的。
保险公司接到反馈,经过核实后答复:挂号部分拒赔,药品费因为没有用医保结算,酌情赔付60%,但不作为后续赔付的参照。
幸好申诉之后,好医保还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部分支出,分享这段经历更多也是想给大家提个醒。
数不清经过了多少个疗程,我们用好医保理赔的次数越多,保险公司的审核就更加严格。
第三次拒赔是因为少了「医保报销结算清单」,但这份清单之前也从未要求我们提供。
最终医院帮忙出具了这份清单,补交材料后我们才终于收到这一次的理赔款。
经过这3次拒赔,我对保险公司的严谨、周密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我可以理解他们对待高额理赔的谨慎,但这也意味着病人正在和时间争夺抢救的机会,不管是病人还是家属都已经心力交瘁,拒赔申诉时反复理论、拉扯,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折磨。
例如妈妈一个疗程就需要入院14天,每一次化疗开销近4万,这笔钱对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往往是上一次的报销刚到账,下一次的出院手续单据就出来了,紧接着又要抓紧准备4万块,等待下一次入院化疗。
一旦拒赔,这笔钱就容易周转不过来,妈妈也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更不利于治疗。
作为家属,当下肯定心急如焚,觉得审核卡这么严真的太过分了。
冷静过后也能理解,这是对保险的负责,如果大家都能随随便便拿到赔付,这个险种也很难坚持下去。
妈妈看病这几年来,我们一共用好医保理赔了23次,报了100万左右。
自己付了大概10万元,基本是一些路费、线上问诊费、化验费,或者是一些保肝升血之类的药品。
对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100万是负担不起的天价数字,好医保真的是“救命稻草”。
如果没有这份底气,我们也不可能选择天价抗癌药,连搏一把的资格都没有。
这份保险是妈妈的精神寄托,给了她面对病魔的力量。
妈妈走后,我开始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理赔经历,希望能给同样为理赔苦恼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有很多像我一样带着父母看病的网友向我发来求助私信,能帮到他们也给我带来很大安慰。
这次鼓起勇气接受采访,重新回忆看病的那几年,也是想借bob体育半岛入口 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故事。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保险,在能力范围内尽早给父母配置,也是给自己和家庭一份“靠山”。
现在孩子也大了,我的生活节奏已经步入正轨,偶尔也会把小红书当作日记本,写一些想跟妈妈说的话。
不管如何,人生无常,不过分沉浸在悲伤里,过好每一天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也希望每一位买了保险的朋友,永远都不要有用上它的机会。
注:文章图片和信息由当事人提供,经授权刊发,应人物要求,“小张”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