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分红险是彻彻底底火了。
不光是保险公司在卖,银行也帮着一起吆喝。
其实,分红险并不是什么新产品,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常年占据人身保险的半壁江山。
过去它总是伴随着争议与批评,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是“坑”,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和购买它。
纵观分红险的兴衰,不光能看到一个保险产品的历史,也能见证整个保险行业,乃至中国市场利率的变迁。
分红险,最早还得追溯到公元1776年,算下来还是清朝乾隆41年。
当时英国公平人寿的CEO威廉·摩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精算师,核算财务报表时发现公司赚了很多钱。
原因也很简单:收了客户太高的保费。
威廉·摩根觉得这既不公平,也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决定把这些钱分一部分给客户,这就是最早的“分红”形式。
到了1920年,美国诞生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分红险保单,由于保额不断增长,能抵御通货膨胀,这种保险迅速火热起来。
迄今为止,在欧美国家、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等发达保险市场上,分红险都是主要的产品形态。
可以说,分红险带着“公平”的基因诞生,既起源于公平人寿,目的也是实现保单盈利在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公平分配。
那么,分红险来到了中国内地,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一切还得从90年代存款利率下跌说起:
短短1年多,存款利率几近腰斩,而锚定存款利率的保险预定利率,此时仍是8.8%。
更为关键的是,它能锁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此时的保险公司,是幸运也是倒霉的:根本不用宣传,每天都有客户蜂拥而至,交上大把保费;而现在每收上来一块钱,未来都要用十几甚至几十去偿还。
尽管少数人意识到了不对劲,但在保费日日新高、业务员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下,这种声音被淹没在了集体的狂欢中。
1999年6月,存款利率直降到了2.25%,随后也一直在这个水平徘徊。
受限于当时的《保险法》,保险公司大部分的钱都放在银行存款。可想而知,当年卖出的每一份保单,保险公司自己就要倒贴6%左右的利率……
这就是让行业色变的“90年代利差损”事件,根据高盛计算,它给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带来了预计760亿的亏损。
1999年6月,监管把预定利率紧急下调到2.5%,传统人身保险已经失去了往日光彩。
如何打开新的销路,如何弥补利差损,成为了这些公司面临的难题。
各家保险公司纷纷从国外取经,一场传统人身保险向新型人身保险的转型,正式拉开帷幕。
1999年10月22日,平安人寿打响了改革第一枪,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份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
受益于当时的A股大牛市,该产品月收益率最高达到了4.87%,人们便争相购买。
而中国人寿并没有跟风,选择了另一条路:分红险。
2000年,中国人寿推出中国大陆的第一款分红险:国寿千禧理财,具有高保底收益和上不封顶的分红,同样吸引了大量保费。
那么,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最终都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2001年7月,繁华的股市突然崩盘,A股股民第一次体验到股灾的恐怖。与股市收益挂钩的投连险,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亏损。
不久后,福州保监办收到了一封投诉信,直指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存在严重销售误导:业务员声称收益率高达15%~35%,但从未提示过亏损风险。
保监会介入后,保险公司全额退还了16万保费。
一石惊起千层浪,受到成功退保案例的鼓舞,各地保监会很快收到了铺天盖地的投诉信。眼看退保潮越闹越大,监管便在2003年暂停了投连险的销售。
恰在彼时彼刻,全国保险会议召开。新上任的保监会主席定下了主题:做大做强,要花五到十年的时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该如何做大做强呢?
保险公司都很默契地看向了分红险。
靠着比银行存款更有竞争力的保底收益,加上有机会享受到更高的分红收益,成为了那个年代无风险理财的唯一正确答案,也成为了保险行业“做大做强”的利器。
至此,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凑齐,分红险迎来了黄金十年。
保费规模上,从273亿做到了8686亿,增加了30倍有余;
保费占比上,最高来到了89.7%,每收上100元寿险保费,几乎90块钱都是分红险。
而命运给予的所有馈赠,都在暗中标注了价格。
“你这1万块钱,放5年期定存,扣掉利息税到手有1150块,但放新型存钱方式,能拿2000多,而且全部免税……”
2002年,来银行存钱的小星(化名),被工作人员安利了一种“新型存款”,它正是分红险。
靠着这种“存款变保单”的套路,保险公司和银行迎来了分红险狂潮。
而当初种下的苦果,都将在5年后被自己吞下。
2007年,国寿第一批五年期分红险到期,很多提取“利息”的人,发现自己被骗了,不但收益不及预期,甚至不如存款。
随着其他公司一批批分红险到期,也证实了国寿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在客户的口口相传下,这颗雷终于被引爆了,2011年四家头部保险公司,分红险退保占比激增60%。
而这些年来,分红险一直是投诉的重灾区。
根据监管数据,几乎每两个销售误导中,就有一个是分红险。
(图片来源:银保监会2018年上半年投诉情况)
所投诉的内容,包括承诺固定分红收益、隐瞒保险期间或缴费期间、隐瞒退保损失、与银行存款或理财产品做简单对比等。
除了消费者的口碑不行,保险业的学者们对分红险也是口诛笔伐。
比如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认为:分红险看起来红红火火,不过是一种表面繁荣,保障不足,实用性欠缺。
在2008年,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逾8000亿元,哪怕一些保险公司想办法“碰瓷式”赔钱,最终也只有18.06亿元,无异于“杯水车薪”。
所以学界一直有人质问:现在保险公司卖的,还能叫保险吗?
2011年12月,保监会迎来了新主席,行业发展主题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从“做大做强”转向“让保险姓保”,同时加大力度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可想而知,侧重于理财储蓄,同时是销售误导重灾区的分红险,注定挨刀。
2012年底,地方政府牵头的保险公司扩容潮正式结束。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没有90年代的利差损包袱,产品开发时更加自由,不必被分红险束缚。
2013年8月5日,行业迎来了历史的一刻:寿险费率市场改革启动,沿用了10多年的2.5%预定利率上调至3.5%,部分年金险为4.025%。
于是,确定性更强的普通型人身保险,逐渐替代分红险的地位。
随之,分红险保费增速放缓,多个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保费占比最低不到40%。
分红险的高光时刻,也成为了过去式。
但历史总是在螺旋式地上升,波浪式地前进。
2019年11月21日,刚卸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北京创新经济论坛上,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应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
最开始,没有人在意这些话,觉得不过又是专家的噱头。毕竟那个黄金时代,一切欣欣向荣,所有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乐观。
而短短几年内,预言慢慢应验了,市场全面降息,各类金融产品接连调整:
那个闭眼乱买就能赚钱的时代,彻底过去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个资产荒时代。
而这一切,也为分红险的归来,悄悄搭好了舞台。但如果仍是当初充满欺骗与误导的分红险,也难以成为主角。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收严了对分红险的监管政策:
三刀下来,分红险6%收益率的大饼被打破,曾经藏在黑匣子里的真实收益也得见天日,公开透明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自此以后,不同保险公司的分红险具备了可比性,我们这才有机会,买到真正靠谱的产品。
在保险产品定价上,有个不可能三角:无法同时兼顾客户的收益、销售人员的收入以及保险公司的利润。
像传统型人身保险,采用固定的预定利率,无论怎么分配,都只是在“切蛋糕”。
而分红险除了“切蛋糕”,由于投资灵活度更高,可以“做大蛋糕”,有机会实现三方共赢。
这大概率也是分红险,成为发达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原因之一。
而在中国大陆的保险市场,分红险想要走得更稳更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回归“公平”的初心,合理地分配盈利。
我们也对分红险的未来,充满期待。
bob体育半岛入口 1对1保险规划服务,理财规划师帮你定制财富方案。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开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