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 正文

面对DRG改革,百万医疗险哪个保险公司的产品好?蓝医保、好医保只能垫底?

原创:bob体育半岛入口
428

医保改革的“威力”,过年期间同事亲身体验到了。

低烧咳嗽,先去社康看病,给开了一堆中药,吃了没用。

再去大医院看,开了一堆集采药,小x书上一查,很多人说副作用大,也不太敢吃...

那有啥办法可以绕开DRG和集采药吗?

有人说,买「无社保版本」百万医疗险自费就医,还有人说,买中高端医疗险去特需部、私立医院看病。

但我们研究发现:这2种方法都有一定限制,医改的影响比我们想象还要大...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主要内容如下:

  • 医改DRG,还有2大隐形影响
  • 医疗险5大梯队,完全避开DRG的只有一种
  • 面对医改,每个人都有选择

一、医改DRG,还有2大隐形影响

可能有些朋友认为,DRG是医保政策,那么不走医保,自费看病不就没影响了?

其实不然。

网上一个DRG试点医院的人士表示:想自费也不行,(医院每年)自费比例不能超过30%。

图片

我们公司的资深保险核赔专家Jacky老师介绍:医院有自费比例的额度限制,比如某地区三级医院15%,二级9%,一级6%。

Jacky老师有着医学和保险双重背景,做过21年保险核保和理赔,身边还有很多经历医保DRG改革的医生朋友。

那么,自费比例30%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某家医院一年的治疗费用合计1亿元,自费比例上限30%,那么最多3千万可以是医保外的自费部分。

如果大家都争相去买自费药、用自费医疗耗材,3千万额度用完了,后面的人也没有办法自费了。

如果还想自费,就只能换一家医院继续问。

这也影响到特需部就医,因为特需部很多项目都是自费的。

此外特需部还有10%的上限规定,比如就诊人次、床位、医疗开支不能超过医院整体的10%。

总结下来,DRG实施后,自费、特需就成了香饽饽,然而“僧多粥少”,能不能轮到自己就很难说了...

除了自费,去院外买药,也可能遇到麻烦。

根据医保局规定,今年1月1日起,想去医保双通道药店购药,必须用电子处方。

双通道药店,可以买到医院里面买不到的药,并且支持医保报销。

图片

而电子处方开药,并不是简简单单打个字,而是需要从系统的药品清单里面筛选。

随着集采全面实施,系统里面可能基本都是集采药,原研药、进口药的处方,很难开出来。

而没有处方,你也买不到处方药。

还想用这些药,同样也只能换一家医院问。

总结下来,医改不仅仅影响医保范围内,还影响医保范围外的自费部分,比如特需部就医、院外购药等等。

因此,我们手里的医疗险,面对DRG又会产生新问题,而能完全避开DRG的产品也只有一种。

二、医疗险5大梯队,完全避开DRG的只有一种

我们把市面上的医疗险分为了5大梯队,第五梯队完全受到DRG限制,第一梯队则完全不受影响,如下表所示:

图片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1、「有社保版本」普通百万医疗险,受到drg很大限制

产品包括好医保·长期医疗(20年),蓝医保长期医疗险等,它们只能报销公立医院普通部,外购药仅保障癌症特效药。

正常看病时,就按照DRG流程走,如何治疗,开什么药都有相关规定;如果选择自费看病,就只能按60%报销,也受到医院自费上限影响。

一般外购药也不能赔,面对DRG可以说是束手无策,这也是绝大多数百万医疗险的现状,并不仅仅是它们两款产品。

这不能归咎于产品本身,因为它们推出时间很早,当时DRG也未全面推行,在当时它们都是顶流产品,大家选择它们也都是非常合适的。

只能说时代变了,随着医保改革,百万医疗险也需要与时俱进。

好在部分产品支持升级,比如蓝医保预计后续支持升级成(好医好药版),进入第三梯队,我们下面再详细介绍。

2、「无社保版本」普通百万医疗险,作用不大

首先要清楚,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价格翻倍。

图片

蓝医保(20年)费率表

无社保版本的好处是,不走社保自费看病,百万医疗险报销比例仍为100%。

但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只能去公立医院普通部看病,选择本身就有限。

比如想要用一些自费药,要看普通部有没有,还要看医院有没有自费额度,而外购一般药品同样不能报销。

所以,以无社保身份投保普通百万医疗险,作用并不大。

3、进阶版百万医疗险,有部分限制

针对医改DRG带来的看病难题,很多百万医疗险也进行了升级。

所以,可以称这些产品为进阶型百万医疗险,比如蓝医保(好医好药版)、尊享e生2025。

它们有两大特点:

  • 外购药不限目录:医院里面买不到的进口药、原研药,可以去外面药店买,都能报销;
  • 重疾可以住特需:一般来说,特需部的选择更多,比如更多的药品,更多的治疗方式。

它解决了DRG的问题,但又没有完全解决:

外购药可能受到电子处方限制,医生开不出这些药,你也很无奈。

特需部要求重疾才能住,门槛较高,同时受自费比例限制,自己生病时还有没有额度很难说。

不过这些产品,是当下最适合普通人的了。

毕竟价格摆在那里,一年只要三四百,虽然受限,但至少我们多了选择权

另外,如果我们选择购买「无社保版本」,以自费就医,选择也会多一些,但价格也更贵同时有自费上限影响。

4、中端医疗险,受限制较少

这些产品包括爱无忧特需版、msh欣享人生2023等。

相对于百万医疗险,这些产品普通疾病也能住特需,门槛更低;另外还能选择私立医院,用药、治疗选择权可能更多。

要注意,部分中端医疗险外购药有清单限制。

上面说过了特需,这里重点说说私立医院,前不久就有新闻:想吃进口药的患者涌入私立医院。

这是因为,目前只有公立医院全面施行集采药,私立医院还只是在“鼓励使用集采药”阶段。

那么,去私立医院就高枕无忧了吗?

并不是,大多数中端医疗险,所支持的私立医院基本是医保定点私立医院。

只要在医保的体系下,DRG、自费比例等,限制也都来了...

图片

总的来说,相对于公立医院,去这些私立医院看病,主要优势可能还是药品、器材选择更多。

5、高端医疗险,完全避开DRG

从前面也能看出,只要和医保沾边,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

而高端医疗险,可以报销大陆昂贵私立医院,比如和睦家医疗、新世纪医疗,嘉会国际医疗等,未来的外资医院。

它们基本都是医保非定点医院,完全跳出了医保框架,那么进口药、原研药、先进的医疗技术,这里可以享受到。

有部分昂贵私立医院属于医保定点,比如深圳新风和睦家。

此外,也能选择能报销香港、台湾知名医院、乃至国际顶级医院的版本,这些和DRG就毫无关系了。

对应的,这种产品价格也会比较贵,从每年几万到十几万都有。

那么,我们该选哪种更合适呢?下面再来聊聊。

三、面对医改,每个人都有合适选择

可以直白地说,90%的人都要在DRG的体系下看病,无法完全避开,但在能力之内,我们可以让自己多一些选择。

我们按照预算从低到高,给大家推荐了三种医疗险配置思路。

1、每年几百元,可住特需部,可报普通外购药

建议大家选择第三梯队内的产品,当下最推荐的是蓝医保(好医好药版),有这些特点:

  • 全面放开外购药+器械:每年100万额度,不限清单,0免赔额,100%报销比例;
  • 可附加大病特需医疗:120种重疾可入住特需部,每年400万额度,0免赔额,100%报销比例;
  • 价格便宜:成人小孩每年就三四百块钱;
  • 保证续保20年:买了20年内不用担心续保问题。

这款产品还有家庭版可供选择,可以共享免赔额,保费能打折。

蓝医保(好医好药版)
太平洋健康险
 
医疗险
保证续保20年
可保特需医疗
抗癌药/外购药报销

另外可以考虑尊享e生2025,前三个特点它都有,同样支持家庭版,而且还拓展了102家三级私立医院普通部。

尊享e生2025
众安在线财险
 
医疗险
可选责任丰富
抗癌药/外购药报销

它一年期不保证续保,从2016年推出至今,一直稳定续保,从未出现理赔过被拒绝续保的案例。

也正是由于它是一年期产品,面对医疗技术升级、医保政策变化时,总能走在市场前面,对产品进行升级更新,因此仍然是值得选择的。

想要详细对比,也可以点击这里预约顾问咨询。

2、一千多,可报销特需部、非医保定点私立医院

大家可以考虑第二梯队的MSH欣享人生2023,外购药不限目录,普通疾病也可以住公立医院特需部,比如北京协和国际部、上海瑞金医院特需医疗保健中心,还能支持直付。

另外它拓展了非医保定点医院:卓正医疗,在广州、深圳、长沙、成都、重庆、佛山等地区都有机构。

在所有私立中高端医疗机构里,卓正医疗覆盖中国城市数量第一,2023年就诊人次排第二,超过85%的医生曾在三甲医院执业,实力强大。

价格方面,选择0免赔额每年两三千,1.5万免赔每年一两千,如果在这些城市工作生活,又有私立医院就诊需求,这款值得考虑。

这款产品是一年期不保证续保的,但它背靠国内最强大的中高端医疗险品牌——万欣和。

它们的产品稳定续保了十几年,还有专门的医师团队提供医疗服务,帮助第一时间选择到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如果你有其他地区私立医院就医需求,还可以考虑君龙人寿的臻爱无忧特需版,信美相互的医家医、覆盖200家以上私立医院,其中不乏三甲医院。

如果有和睦家医疗就医需求,还可以考虑众安在线的尊享e生Plus,报销比例为70%。

3、高端医疗险,实现医疗自由

如果经济优渥,可以考虑买一份高端医疗险。

可能有人觉得,有钱还需要担心看病的问题吗?

有钱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

万一生病了,由于不是医疗业内人士,很难知道自己的病情适合去哪个医院,找哪个医生,即便知道,也未必能及时安排上。

买高端医疗险,核心是永远能第一时间看上好医生,用上好药好技术,而不仅仅是报销医疗费。

目前顶流的高端医疗险品牌有万欣和、安盛、招商信诺、安联、中间带、平安等品牌,而高端医疗险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比如:

  • 要不要香港医疗、海外医疗?海外医疗是否包含美国、加拿大地区?
  • 要不要孕产、齿科?
  • 要不要和孩子一起买?

很难直接说哪款产品最合适,这里就不介绍具体产品,有需要可以点击这里预约顾问咨询。

四、写在最后

医改的目标,是实现医保保基本,商保提需求。

尽管现在处于DRG的阵痛期,但有需求就会有供给。

很多百万医疗险都在针对医改进行针对性升级,增加外购药、拓展特需版、私立医院、增加普通门诊保障等。

因此,我们不必过分苦恼担忧,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bob体育半岛入口 1对1保险规划服务,定制专属家庭保障方案。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开始规划。

免责说明:以上内容为bob体育半岛入口 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相关文章
医保大变天!看病报销要变少了,DRG改革对我们影响有多大?
重大消息!明年开始,医保看病,要有大变化了!号称史上最严“控费”办法的医保DRG制度,会彻底改变大家
2023-12-20
5715
一文看懂医保DRG改革,咱们手里的医疗险可能得换了!
明年开始,医保看病,要有大变化了!号称史上最严“控费”办法的DRG制度,会彻底改变大家去医院,小到看
2023-12-14
4151
深度丨外资医院、三明医改、DRG改革,透露了什么信号?
不久前,三部委联合发文,允许在9省市开放外商独资医院。消息一出,也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欢呼:打破医疗
2024-12-24
992
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好医保和医享无忧(蓝医保)哪个性价比更高?
说起百万医疗险,难免想起好医保和医享无忧。好医保,5000万人的选择,几乎人手一份。医享无忧,太平洋
2022-07-26
5427
深度|医保DRG后,医疗资源两极分化?普通人看病出路在哪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外资医院入华”、“2025年底,DRG/DIP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关于
2025-01-20
1521
大公司百万医疗险测评!好医保、蓝医保、金医保,谁更好?
大公司出品的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一直是大家的首选。我们筛选了大家问得最多的5款大公司产品:不
2024-10-12
4545
目前最适合普通人的百万医疗险,不怕医保DRG!
医保改革后,不少朋友会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自己看病碰到的难题。很多朋友会有些焦虑,担心以前买的医疗险不
2025-01-15
700
蓝医保(好医好药版),今年最推荐的百万医疗险
最近很多朋友和我们反馈,医保DRG改革下,常见的百万医疗险似乎“废了”。医院里的药太少了,连阿奇霉素
2024-11-27
1118
蓝医保VS好医保,两款顶流百万医疗险,到底选哪个?
在我们挑选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的时候,一定会先关注到这两款产品:太平洋蓝医保和人保好医保(20年版)
2024-03-07
2293
蓝医保VS好医保,两款顶流百万医疗险,到底选哪个?
前阵子我们做了蓝医保和金医保的对比,立马就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想看看蓝医保和好医保(20年版)的对比
2023-10-31
3098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7845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大黄蜂13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541
守卫者7号
重疾多次赔、可选纯重疾保障
67451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512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3152
小淘气5号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综合保障好
625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