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社保这个话题,又掀起了一波热度。
为啥呢?因为最新的社保个人账户结算利率,公布了,2.62%。
说实话,这个利率,和存款利率相比,还是可以的,但和往年比,就差点意思了~
刚好借这个机会,我们来聊聊社保。
先简单给大家说说,社保利息是个啥。
很多人不知道,咱们上班,每个月交的社保养老金,其实总共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咱自己交的,每月从工资里扣,进入个人账户,一部分是公司替咱们交的,进入国家的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理解为自己的另一笔存款,这笔钱呢,每年国家都会给咱们结利息,比如2024年,就是按2.62%的利率来算的。
那2.62%的利率,放在往年的社保利率中来看,是啥水平呢?我们直接看图:
可以看到,2024的利率,可以说是再创新低了。
这几年,社保的利息,一路走低不说,而且,降幅还不小。
假设咱们个人账户里面有10W,2021年,利息能有6690,而2024年,利息只有2620。
这么一来,相较2021年,利息直接缩水了60%。
不过话说回来,存款利率也降了,社保利息要降,其实也能理解,确实没办法的事儿。
接下来我们聊聊,利息缩水,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到底有啥影响?
看起来,是个人账户的利息变少了,但其实,影响的是咱们到手的养老金。
未来咱们领退休金的时候,领到的钱,其实一共有两笔,退休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呢,是国家来发的,会和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等因素挂钩。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完全就是由社保的账户余额来决定的。
比如60岁退休,个人账户里余额有139000,那么个人养老金=139000÷139=1000块。
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的余额越多,到手的退休金就会越高。
现在个账利率不断走低,相当于社保个人账户的余额,也在缩水,到手的退休金,自然也少了。
但个账利率降低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保养老金,每年的涨幅也在逐渐变小。
我们来看看近10年,社保养老金的涨幅情况:
可以看到,基本都是下降的趋势,未来的退休金,不但到手的少,预期的涨幅也低。
总的来说,就是靠社保拿退休金,到手的钱不可控,无形中,这笔钱正在以各种形式缩水。
肯定有朋友,尤其是灵活就业的朋友要问了,那这社保,我还要不要交?
我们的答案是:能交的,都尽量交。
我们从来不会劝大家不交社保,因为社保说到底是一种国家福利,也是普通人养老,最基础,最划算的选择。
哪怕它存在一定的变数,也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首选。
当然,我们也理解大家对养老的焦虑,如果实在觉得担心,怕靠社保的这份养老金不够花,咱也可以两手准备,给自己补充一份商业养老金。
如果说,社保是国家强制交的,那商业养老金则是自愿买的,算是“加餐”。
相当于咱们自己往账户里存一笔钱,等到了退休,保险公司会每月按时给你发钱,活多久,就发多久。
万一没活到退休,或者领钱中途走了,账户里的钱,也会退回来。
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决定存钱计划,多存点或者少存点,一次性存完,或者分几年存完,都可以自由选择。
更重要的一点是,商业养老金的确定性很高。
从买的那一刻开始,就能明确知道,未来自己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钱,万一走了,能拿多少钱,所有的数字,都白纸黑字,写进了合同里面,完全受到法律保护。
社保降息,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环境所迫。
这几年,各种投资品类的表现,大家懂的都懂,股票、基金涨跌不定,存款、国债利率也是一路走低。
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刚好包括了上面提到的这几类,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到影响。
换句话说,社保基金赚的钱少了,能发的利息也少了。
另一方面,可能也有人口老龄化的考量。
老年人不断在变多,社保的支付压力也越来越大,降低记账利率,也能在一定程度,减轻社保未来的支付压力。
这也算是一种节流的方式吧~
总之,社保降息这事儿,也算是侧面提醒了咱们:
大环境,咱改变不了,也控制不了,不能改变的东西,除了接受,别无它法。
但是在社保之外,我们可以做一些可控的、有确定性的准备,比如多存点钱,多买点商业养老金.....
如果想了解具体的养老金产品,也可以点击这里查看bob体育半岛入口 金榜>>>
当社保不再是我们养老的唯一指望时,哪怕它有点变化,也就没那么令人焦虑和忧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