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利率市场大动作频频。
首先是新一轮降准降息可能随时出台,一旦落地,到时LPR可能跟着降!
其次是LPR报价逻辑也发生了变化,直接关乎我们的房贷车贷,以及各种低风险资产的定价。
其他方面同样有新变化,比如活钱理财和银行存款的收益有企稳迹象,国债收益率坐上“过山车”,储蓄险静待二季度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公布……
进入4月,我们团队继续深扒了几百款稳健增值产品的收益表现,为大家带来全网独家的利率大盘点:
希望这些数据和观察,能帮大家第一时间捕捉到利率新趋势,打理好自己的钱袋子。
截至目前,LPR已经连续五个月按兵不动。
在大家期待“降准降息随时出台”之际,4月21号的LPR能否下调,自然备受市场关注。
最近利率市场还发生了一件大事:LPR的报价规则变了,更关注银行实际负债成本!
原本的LPR报价机制是这样的,有20家银行充当“评委”,根据公式LPR=MLF利率+XX%分别报出心仪的LPR,多个报价的平均值就是新一期LPR。
MLF是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的一种工具,借钱利率由央行敲定一个数,融资期限通常是3个月到1年,属于中期政策利率工具。
但问题是,现阶段央行想根据短期经济波动来调控市场利率,MLF的反应速度太慢,因此3月25日开始它就结束了政策利率的使命。
取而代之的是,7天逆回购利率成为LPR报价的基底,报价公式改为LPR=7天逆回购利率+XX%。
7天逆回购的意思是,央行借给商业银行的钱7天后就到期,相当于一种短期灵活的借款。
为了保障银行们有钱可用,到期时通常会由央行再发一笔7天逆回购,利率由央行根据情况来定。
如果央行觉得市场上钱多了,就会调高7天逆回购利率,让银行少借点钱从而收紧资金面;反之就调低利率放宽资金面。
这样一来,LPR的定价就变得侧重短期市场政策利率,以及报价银行的资金成本情况。
换句话说,以后每月公布的LPR,更能反映短期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
本期我们新增统计了一些村镇银行的存款产品,覆盖的银行数量扩大到76家。
其中有5家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相比上一期的9家,利率整体趋于平稳。
按存款期限来划分的话,吉林集安惠鑫村镇银行包揽了一年期、两年期最高利率2.25%、2.60%,福建连江恒欣村镇银行推出三年期3.05%、五年期3.1%,也是目前存款利率最高的。
不得不说,论存款利率还是中小银行猛,直接吊打中规中矩的国有大行。
就凭这个信息差,同样是10万块放5年,我们有机会比别人多赚七千来块。
好的活钱管理,核心得做到两点,一是随时能取钱,二是任何时候亏钱概率都极低。
常见的银行APP、微信支付宝和京东金融这些平台,都能轻松找到主流的活钱打理工具。
相比上次统计,最近这些产品有涨有跌,最高7日年化收益普遍在1.5%以上。
毕竟低利率环境摆在这,大家的收益都没法高到哪去,就算个别产品偶尔跑到2%+,往往过阵子还得跌下来。
不过,这类产品用来赚点蚊子肉还是挺合适的。
比如每月的买菜钱放余额宝/零钱通、证券账户的闲钱放余额理财、各家银行APP的活钱存款设置自动转入。
另外还是得提醒下,活钱管理产品虽说风险极低,但并不承诺保本。
最近一个月,记账式国债的表现算得上跌宕起伏。
1年~50年期限的品种到期收益率,基本都经历了先上涨后下跌的倒V走势,最终还是普遍小幅上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利率的短期回升。
反过来对应到国债价格,就是先弱后强行情。
另外也提醒下,今天8点半就发行了3年期1.93%、5年期2%的电子储蓄国债,票面利率跟3月的一样,我们在银行APP就能抢购。
进入二季度,保险业还有一个重磅数据等待公布: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
我们知道,预定利率是保险产品定价的重要指标。
以往这个数值变不变、怎么变,是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直接安排。
但今年1月起有了新的办法,每个季度由保险业协会公布一次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
按照新规,目前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2.5%,如果连续两个季度比新的预定利率研究值高出0.25%,就得及时下调。
一季度公布的首个数值是2.34%,当前预定利率比它高出0.16%但没到0.25%,暂时就不用调整。
至于近期即将公布的二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我们拭目以待。
综合目前市场利率看,5年期存款利率、5年期LPR都暂无变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处于震荡区间,短期内这个研究值偏低的概率不大。
退一步讲,如果数值偏低也不必慌,还需要三季度数值也低于预定利率0.25%以上才会触发调整机制。
所以最快也是四季度下调,也有可能是明年的事了。
不过有些信号还是值得关注,最近部分保险公司开发了1.5%预定利率的产品,主动压低资金成本的意图很明显。
未来一旦预定利率下调,眼下2.5%的增额寿和年金、2.0%预定利率的分红都得被迫下架。
趁着还留有时间,一起盘点下优秀储蓄险产品和收益情况,看看哪款更适合自己吧~
本期产品榜单跟上期一样,三款产品都各有特色。
增多多8号的收益非常突出,在三款顶流增额寿的各个年龄段都排最高。
以上表为例,30岁女性分5年交,到40岁时复利IRR有2.16%,到60岁更是达到2.40%,称得上是同类产品的收益“天花板”。
当然,福有余(2024)、鑫盈家的收益表现也不差,倾向买大品牌产品的朋友可以优先考虑。
本期的快返年金榜单有一点变化,剔除了快享福3号,迎来1款新产品蛮好的人生。
同样是大公司的产品,太平洋人寿旗下「蛮好的人生」50岁时IRR有2.14%,长期复利收益也能达到2.32%,各阶段综合收益比新华人寿的快享福略高一些。
另一款产品福享年年的长期收益还能达到2.4%+,要知道快返年金的预定利率也就2.5%。
而且领钱后它的现金价值一辈子维持在25万左右,相当于我们投入的保费一直在保单里,但每年都额外领到6430块,约等于保费的2.6%。
如果投入越多,保费同样在保单上,每年领的也越多。
本期分红型增额寿榜单没有变动,下面整理了几款综合表现不错的产品。
普通型增额险、分红增额寿的区别,有点像我们找工作。
如果把普通型增额寿比作固定每月1万的待遇;分红险就像8000底薪加业绩分红,每次拿到手的钱可能比1万多,也可能少一点,但终归有个8000保底。
拿一生中意尊享版来说,它是中意人寿推出的分红险产品,过往「一生中意」这个系列就蛮受市场欢迎。
它的保证收益接近1.8%,加上分红演示收益能到3.1%,算得上是目前市场的第一梯队。
分红险唯一的变数是每年分红,这一块就比较考验我们对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判断,选对了,以后长期的分红收益就能比别人多一些。
因此就算在去年限高令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很多分红险依然有50%~80%的实现率,比绝大多数同行都好。
不过每款分红险的设计都有差别,有的侧重保底收益,有的重心放在争取更多分红收益,不同人适合的产品也不一样。
想了解产品细节,或者对前面快返年金、普通增额寿产品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点击这里,有专业规划师根据你的情况制定专属方案。
综合看下来,近期各类低风险产品的利率变化还算稳定。
但以后利率到底怎么变,还能降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在美国引发关税大战进入“乱纪元”的新局势下,说实话太难预估了。
也正因如此,我们希望通过每月一期的【利率风向标】专题,帮助大家至少看清眼下的利率形势,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bob体育半岛入口 1对1保险规划服务,理财规划师帮你定制财富方案。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开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