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去银行存款时,都被推销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有的人一听到高收益就买了,也不知道这可能是一份年金保险 。银行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实也可以卖保险。那么银行买保险有风险吗?
很多老人去银行存钱的时候,都会被业务员推销买一份“新产品”。业务员会给你承诺,这个产品相当于是存款,比存定期划算,并且以后每年都有分红。
说到这里,就一定要注意了!你可能要被坑了。
1、银行保险不是理财产品
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存款,而是保险产品。银行只是替保险公司卖保险,抽取利润。
2、预期的收益不能保证实现
一般合同上有高中低三个层次收益演示,业务员通常会以最高的给你演示,但这并不代表你能拿到这个高收益,你的收益要取决于保险公司当年的收益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3、中途取钱有损失
如果有急事想把钱取出来,已支付保费会有损失。毕竟这是一份保险产品,而不是存款,中途退保,就会损失一部分钱。
其实,银行保险本身没问题,但是要看这个产品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建议还是要先保障后理财,千万别把保险产品当成投资工具。
深蓝君建议你,买完保险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保险合同要查看
业务员出于快速销售目的,有可能会隐瞒产品的重要细节。如果你在投保时没看清楚就签名了,在收到合同后一定要在 犹豫期内 看看有没有“货不对板”情况。
一般长期保险都有 10-20 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退保,是完全没有损失的。而超过犹豫期再退,就有可能损失不少已支付保费。
保险合同会详细告诉我们:
产品保什么,不保什么?
什么时候能领钱,能领多少钱?
什么时候到期,如果提前退保能退多少钱?
2、双录回访需重视
由于销售误导的投诉太多,现在去银行买保险都是需要“双录”的,也就是说对整个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这样就为以后查明真相提供了证据。
而且对于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保险公司都会进行电话回访。这些回访都会进行录音,主要目的就是 确认我们是否清楚自己购买了什么保险,以及看看销售人员是否存在误导行为。
在现实操作中,有些业务员会教客户怎样回答电话回访,甚至会在投保单上填写自己的手机号,代替客户完成回访。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得注意了。
3、保单管理要做好
大部分银行保险都是 5 年以上的,有的人平时就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在保险到期的时候连保单都找不到了,给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无法跟踪所有客户的情况。万一在保障期间出险了,如果家人不知道保单的存在,没有主动向保险公司报案,那就很可能无法理赔,导致保险白买了。
因此,深蓝君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保管好保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