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种感受,一听到保险,第一反应都很反感,感觉“保险”和“骗人”是可以划等号的。
对于类似的担心,深蓝君完全可以理解。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保险骗人,主要是有两方面的考虑,要么说保险买了不理赔,要么就是说买了保险后还亏钱。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个担忧出发,扒一扒买保险是不是一种骗局。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保险公司的收入主要是靠投资获得的。至于要赔出去多少钱,其实保险产品在定价时就已经计算好了。
这里要告诉大家,我们买的保险,其实就是和保险公司签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买的保险赔不赔,赔多少,都在合同上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理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2018年的数据,各家公司的理赔速度都挺快的,而且获赔率也达到了 97 %以上,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理赔案例都是赔了的。
至于剩下的3%没有得到理赔,深蓝君发现拒赔原因都是大同小异,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保险其实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险种保障作用也不同。
举个例子:有些人买了一份意外险,也就是保障一些磕磕碰碰、摔伤烫伤之类的意外,结果不幸生病了,拿着保险找保险公司赔钱,这自然是不能赔的。
就像家里的电器,电冰箱和洗衣机的功能完全不同,谁也代替不了谁。不同种类的保险也是一样的。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又会说保险都是骗人的。
这也是想提醒大家的一点,买保险前,一定要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险种,什么情况下可以理赔,这个很重要。
在咱们的保险合同中,对于保哪些疾病、保哪些医院和保障的药品范围,其实都已经白纸黑字写出来了。要是不符合这里边的范围,也是不能赔偿的。其实这些也并不复杂,不同险种的作用和实际的理赔范围不同。
总的来说,保险的理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各家保险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都很看重理赔服务,于情于理,都不敢违背立法,随意拖延不给我们理赔的。
这就是我们想提醒大家的第一点:保险公司并不是靠拒赔赚钱,赔不赔其实都是按照白纸黑字的合同来的,该赔的都会赔。
除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保险骗人,其实还存在另一种原因:经常有一些说的高收益,实际上根本达不到的情况。
很多人出于对亲人朋友的信任,都会跟熟人买保险,有时候只是简单听一听介绍,连产品都没看就买了。回家到后,合同往抽屉一丢,就再也没理过,直到过了好几年,才发现不是那么 一回事。
就在半个月前,我的一位老同学找到我,想请我给他帮帮忙,他是这么说的:
我妈几年前在一个亲戚那里,买了一份理财险,说是过几年就可以领几万块,但今年拿到手的收益,只有几千块钱。
我觉得很奇怪,明明当初说的几万块,怎么最后到手的这么少!保险就是骗人的!
在看了他的合同后,我发现里边约定的收益其实并不高,这点在合同里都有写明。之前推销保险的亲戚很可能是夸大了实际收益,但我这位同学妈妈出于信任,连合同都没看就签字了。这种夸大收益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可以发现,整个事件中,保险没有骗人,骗人的其实是人。虽然不可否认,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从业者一直扎根在 保险行业,但保险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有一些素质不高的保险人员,为了业绩,可能会去推销一些他自己都不了解产品。
所以,无论是买保险还是理财,都不要只听信销售员的口头承诺,那些很可能是为了让你买单的虚假宣传。只有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才是可以值得相信的。
这就是我们想提醒大家的第二点:一切以合同为准,说的再好听的收益都是不保证的,大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以上就是关于买保险是不是一种骗局的介绍,其实保险就是一个良好的规避风险的工具,大家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产品选择,就能发挥保险的最大作用--最大程度转移人身伤亡风险和财产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