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刚过去,除了销售额再创新高,听说今年还推出了不少新的玩法。
中国是一个魔幻的国度,很多人为淘宝凑单拿优惠费尽了心思,可是在大额理财这件事上却大大咧咧,没考虑清楚就随便乱投,最终花钱买了教训。
今天深蓝君和大家谈两起胡乱理财引发的惨案,看看从中能吸取什么教训。具体内容如下:
1)不正确的理财,很可能会破产
2)银行理财,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提防银行销售误导的几个技巧
去银行办业务的时候,相信不少人都被推销过理财产品。如果你去存定期,业务员告诉你有一款新产品收益比定期高,你会不会考虑?
深蓝君知道,很多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连产品都没看过就签名了。回到家后,理财合同往抽屉里一丢就没再管过…… 下面这两个案例,希望大家认真看看:
2016 年,A 先生去银行存款 500 万元,在自称银行员工的保险业务员和银行行长的忽悠下投保了一份 100 岁后现价价值才能超过已支付保费的理财。保险
发现被骗后,A 先生与银行多番交涉无果,迫于无奈站上天台以命维权,才得以拿保单现金价值超过已支付保费和利息。
这是银保监会公布的真实案例,最终该银行被责令停止代理保险业务 1 年、罚款 30 万,保险公司罚款 60 万,相关负责人罚款 3-5 万。
2 年前,B 女士听信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花 840 万买入“利率高于定存,5 年后还本付息”的理财产品。
本以为自己做了一笔聪明的投资,没想到在续费时却被告知这是一份保险,而且已经支付了的保费需要 108 岁才能取回。
得知这个消息后,B 女士立即联系当时销售产品的业务员,没想到号码已经停机,人也从银行离职了。而新来的银行经理和保险公司却互相推诿,对这件事的处理一拖再拖。
幸好在媒体的介入和报道下,保险公司迫于舆论压力,才最终同意了退款。
以上两起都是典型的“存款变保单”案例,这也一直是银行投诉的重灾区。
平心而论,这些案例并不能说明银行就是不靠谱的,其他渠道也同样存在销售误导的情况(点击了解),但由于银行保险涉及的金额一般会非常大,所以才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银行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除了办理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银行作为一个综合金融平台,还会代理销售基金、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
可是术业有专攻,银行毕竟不是专门卖保险的,有时候难免会有不够专业的地方。甚至个别业务员在利益和任务压力的驱使下,很可能就会做出误导客户的行为。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呢?在这里,深蓝君提几点建议:
在大家的传统观念中,银行就是安全靠谱的代名词。就算有急事把定期存款取出来,顶多就损失一点利息,交进去的保费是完全不会亏损的。
可是现在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如果你不想碰壁,一定要提前了解以下 3 个概念:
收益性:理财产品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
安全性:你的钱是否安全?有没有可能亏损?
流动性:理财期限是多久?急用钱能不能取出来?
在《我有 20 万存款,应该如何理财?》中,深蓝君已经详细分析过,这三者是不可兼得的。以理财保险为例,虽然安全性非常高,但是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必须要牺牲流动性。
很多业务员会把理财保险与银行定存做简单的对比,过分地强调收益性,而很少提及产品的流动性。当消费者需要提前把钱拿出来时,才发现会产生损失,这就难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另外,理财险的收益一般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确定收益,另一部分是不确定的。
确定收益:生存金、万能账户保底利率等
不确定收益:分红、万能账户实际利率等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计划书上面的数据就是我们最终拿到的收益。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计算理财收益率,强烈建议你阅读《不懂计算 IRR,几十万保费白交了》。
近年来,随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深入合作,原来只销售理财型保险的银行,也开始涉足健康险了,例如深蓝君之前就测评过工商银行代销的御立方五号。
但是由于保险公司的培训力度不足,很多银行员工对重疾险产品并不够熟悉,而对于投保、保全、理赔等环节就更是知之甚少。
深蓝君的一位朋友在四大行上班,前年体检查出乳腺有结节,手术切下来居然是原位癌。
最近她说给自己买了一份银行代销的重疾险,而且没有告知原位癌病史,因为保险公司的对接人告诉她,熬过两年就能赔……
在《一文掌握「健康告知」的全部技巧》中,深蓝君已经反复强调过:在投保时,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情况是顺利理赔的前提。
但保险行业仍然长期流传着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不用告知,过两年就能赔”、“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等等。 深蓝君不是说,银行的业务员会故意忽悠大家不做健康告知,而是很可能他们自己也不懂,保险公司的营销支持也不一定能做到位,所以我们自己要多留个心眼。
去银行排队办业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深蓝君平时会尽量通过 APP 办理。
有一次深蓝君无意间打开某银行的 APP,发现里面给我推荐的保险全是返还型的意外险,并且销量都非常高。
在《能返保费的意外险,真的值得买吗?》一文中深蓝君详细分析过,这类号称“存钱送百万身价”的产品,普遍存在着保额过低、不保伤残、收益很低这 3 方面不足,建议大家谨慎购买。
保险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很多时候甚至是保终身的,可是不少人买完保险后连合同都没有翻过,过了一段时间连自己买了什么都不记得。 深蓝君建议你,买完保险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业务员出于快速销售目的,有可能会隐瞒产品的重要细节。如果你在投保时没看清楚就签名了,在收到合同后一定要在犹豫期内看看有没有“货不对板”情况。
一般长期保险都有 10-20 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退保,是完全没有损失的。而超过犹豫期再退,就有可能损失不少。
保险合同会详细告诉我们:
产品保什么,不保什么?
什么时候能领钱,能领多少钱?
什么时候到期,如果提前退保能退多少钱?
以后的理财收益和保障理赔都是以合同为准,而不是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所以千万别为了省事儿,就随便把保险合同束之高阁。
如果你觉得保险合同晦涩难懂,怎么看都看不懂,强烈建议看看《「保险条款」到底怎么看?专家通常只看这 4 点!》这篇文章。
由于销售误导的投诉太多,现在去银行买保险都是需要“双录”的,也就是说对整个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这样就为以后查明真相提供了证据。
而且对于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保险公司都会进行电话回访。这些回访都会进行录音,主要目的就是确认我们是否清楚自己购买了什么保险,以及看看销售人员是否存在误导行为。
在现实操作中,有些业务员会教客户怎样回答电话回访,甚至会在投保单上填写自己的手机号,代替客户完成回访。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得注意了。
大部分银行保险都是 5 年以上的,有的人平时就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在保险到期的时候连保单都找不到了,给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无法跟踪所有客户的情况。万一在保障期间出险了,如果家人不知道保单的存在,没有主动向保险公司报案,那就很可能无法理赔,导致保险白买了。
因此,深蓝君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保管好保单。在《保单管理,我只推荐这一款工具》这篇文章中,深蓝君分享了如何科学高效地管理几十份家庭保单,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可是从来没有人会说,胡乱理财很可能会害了你。
深蓝君看见过很多人,对财富增长有一种深深的焦虑,今天去重仓 P2P,明天去抄底比特币,好像总是害怕错过一夜暴富的机会。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人,理财只是我们工作生活之余的一小部分。深蓝君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还是安心,千万不要购买让自己睡不着觉的产品。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祝大家都能实现理财小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