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险报销的项目有哪些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覆盖范围主要是根据国家要求调整住院报销方式,关于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项目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以下介绍。
<P>1、上海市城镇居民 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主要是根据国家要求调整住院补偿方式。具体来说,参保居民每次住院费用起付标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基层医疗机构)50元,二级医疗机构100元,三级医疗机构300元。超过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作如下调整,其余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自负:
1)、70周岁以上人员,基金支付比例从70%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85%;在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7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65%。
2)、6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人员,基金支付比例从60%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85%;在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7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65%。
3)、超过18周岁、不满60周岁人员以及中小学生和婴幼儿,基金支付比例从50%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75%;在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6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55%。
通过上述调整,本市城镇居民医保的住院医疗费总体报销比例从原来的61%左右提高到70%左右。度城镇居民医保的门急诊支付政策维持标准不变。
2.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一.在职职工
职工门急诊医疗费
1、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首先从其个人医疗帐户资金中支付,帐户资金用完后,由个人现金支付,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负到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后,超过部分由个人和附加基金按一定比例分担。附加基金的支付比例根据职工年龄不同,有所区别:
(一)1955年12月31日前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7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二)1956年1月1日至1965年12月31日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6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三)1966年1月1日后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四)2001年1月1日后新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职工门诊大病费用
职工在门诊大病医疗时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在职职工由统筹基金支付85%;退休人员由统筹基金支付92%。统筹基金支付后的剩余部分由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个人现金支付。在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0%,职工自负20%。
二.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门诊急诊医疗费用
退休人员一年内门诊急诊或到指定零售药店配药所发生的费用,由其个人医疗账户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个人先按门诊急诊自理科标准支付,超出部分按以下规定支付(不含向指定零售药店配药的费用)。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