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使用社保卡,如何处理违规使用社保卡?

虽然社会保障卡比传统医疗保险卡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但是盗窃、刷卡等违法行为并没有消失。据悉,北京市去年开始试点实施社会保险卡刷卡医疗和实时结算后,今年年底出现了首起利用社会保险卡诈骗保险的案件。涉案的骗保人通过向亲友借来的9张社保卡骗取药品进行倒卖,涉及医保基金近5万元。在深圳,一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今年3月份被查出违规骗保183万元,创下了深圳建市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骗保纪录。
社会保障卡被称为第二身份证,作为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它应该仅限于持卡人自己使用。如果持卡人将社会保障卡借给其他人看病,除了用来骗取保险外,还会导致自己的医疗保险记录不实,为以后的商业保险索赔埋下隐患。
上海曾发生过一起持卡人借社保卡给患有冠心病的父亲去医院开药的案例。后来,他因心脏病住院,并且难以向保险公司索赔。原来,他父亲的病史信息被记录在了社保卡里,保险公司于是认定他在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既往病史,因此拒绝给予赔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吕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人有卡全家用,有可能是因为家里的其他成员享受不到社保,这类似于沙漠绿洲现象,绿洲要给沙漠也就是享受不到社保制度的人以浸润。如果社保实现了全民覆盖,就能够减少这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违规使用社保卡的另一大表现形式是刷卡购买非医保药品目录内的物品。只要没得大病,社保账户里的钱一般会富余下来,于是很多人就想着怎么把这笔钱花掉。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一些药店变相地将营养品、日用品甚至烟酒出售给持卡人。通过这种方式,持卡人实现了套现的目的,药店也增加了销售收入。
吕某表示,社保卡医疗账户里的钱是用来看病买药的,应该专款专用,否则就违背了发放社保卡的初衷。还有专家指出,持卡人用社保卡套现,只考虑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救命钱,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早在2002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有关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通知就明确规定,个人账户原则上不得提取现金,禁止用于医疗保障以外的其他消费支出。各地经办机构要加强对个人账户支出情况的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得纳入个人账户基金的支付范围。
持卡人缺乏防范意识,也给违规使用社保卡留下了操作空间。去年从单位领了社保卡后,一直不太知道怎么使用。在北京市海淀区工作的张女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其实,像张女士这样不了解社保卡的持卡人不在少数。很多持卡人不知道要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导致社保卡一旦丢失后被盗用的可能性增大。
吕某说,在国外,一旦非法使用社会保障卡,将被列入黑名单或面临巨额罚款,处罚非常严厉。但是,我国违法成本低,人民群众法律观念薄弱,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设置不足,导致许多人为了利益钻孔,所以有必要加强监督和处罚。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