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存款保险,未必优于隐性

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的存款保险应该由隐性向显性转变。他们认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优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从稳定存款人信心、防止挤兑、提高银行退出市场的效率、减轻国家负担、减少纳税人损失、减少财政赤字等五个方面总结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越性。银行经营中的风险,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
笔者认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其实还是有很大的特点的,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这五个方面并不优于隐性存款保险,但存在很大的弊端。事实上,政府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可以给储户更多的信心。现在人们不必担心银行破产了。他们只考虑存款时的便利。如果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他们就需研究哪家银行更安全,被迫像投资者那样考虑问题:储蓄有风险,存款须谨慎。
频繁的银行破产本身就是效率的损失,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需要了解的就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较少破产,即减少效率的损失。如果银行必须退出市场,政府可以完全按照显性存款制度下的程序运作。
国家要为银行提供隐性担保,当然会有成本。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同样是有成本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要维持一个常设机构运行,成本只会比隐性存款保险更高。如果说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减轻国家负担,那是将负担转嫁给了社会,其实是在推卸责任。
同时,在两种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都不承担经营不善导致的全部成本,因而在经营中都会有道德风险。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不会比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更小。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确实有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
有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监管部门不用害怕银行破产,就可以放宽准入、放松监管,小银行就会大量出现。这是支持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真正目的。从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管变成事后的补救,是存款保险制度由隐性向显性转变的实质。
小银行大量出现可能会使金融市场竞争更激烈,但对实体经济未必是好事。小银行资金成本高,必然追求更高收益率,这就意味着更高风险。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会降低单个银行破产导致的风险,但也会增加系统性风险。在准入和监管放松之后,地方政府可能热衷于发展小银行以促进GDP。这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导致的一种新的道德风险,其结果是加速系统性风险累积。
支持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但金融过分发展就会脱离实体经济,结果是有害无益。全球金融危机的伤害还没有完全消散,国内一定要吸取教训,使金融的发展符合实体经济的需要。
目前,银行业的资产总额其实是非常高的,据小编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就是总额高达141万亿元,银行贷款总额为69万亿元。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部门迫切需要进行“存量调整”,以清理现有的风险,而不是盲目追求增值,创造新的风险。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