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建设新家园;———我市不断加强中心城区安置房建设管理

崭新的房屋、平整的路面,水电气网络交通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回想起以前住在破旧的瓦房里,每天桌子上都有一层灰,碰到下大雨天气时,屋内就下小雨,屋外道路又难走,现在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条件真好。”日前,裕安区平桥乡金马小区的安置户卫良芳介绍说,她在农村住了50多年了,现在的居住环境相比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安置房续建项目和计划开工项目25个,总面积约387.51万平方米,其中金安区政府承建9个项目,面积约156.58万平方米;裕安区政府承建11个项目,面积约164.71万平方米;市城投公司承建5个项目,面积约66.22万平方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严格规划,统一建设标准。今年4月份,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六安市中心城区安置房布点规划》,明确了安置点的安置范围和建设规模,指导具体项目的征迁安置工作,为区域内安置点的位置、规模、建设时序进行动态调整提供重要依据。5月份,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六安市中心城区安置房布点规划的通知》,强化执行规划的严肃性,市住建委和市重点局联合出台了《六安市安置房建设标准的指导意见》,从安置房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安装)设计、结构设计、配套设施、小区智能化系统等方面明确安置房建设标准和要求,确保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安置房不低于同时期普通商品房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突出重点,加强资产资金清理。市重点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城投公司等单位以及两区政府成立市本级安置房资产资金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清理工作方案,对安置房房源使用、安置费结算资金和出让土地0.8%安置房情况进行专项清理,逐小区逐栋楼逐套房开展清产核资、清收房源和清收欠款等工作,切实做到资金收支清晰,资产用途明确,资产资金相衔接。统一标准,规范房源使用监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安置房房源使用和结算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市本级安置房房源的使用一律先申请后使用。完善配套,加快属地移交管理。按照市政府投入,解决安置小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小区功能配套,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加快安置小区属地移交工作。
同时,多措并举,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在安置小区建设时,要求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进行专项规划,确保安置小区基本物业配套设施齐全;加强安置小区前期物业管理工作;加强建成安置小区综合整治;做好安置小区首次业主大会成立工作;切实加强对物管企业监管,对擅自撤离服务小区的物管企业列入“黑名单”,不得参与安置小区物管投标或接受委托。拓宽渠道,创新安置房建设模式。根据征迁项目的规模、财政资金状况,探索安置房建设模式,采取政府自建、团购、开发回购、开发代建等多种形式,拓宽安置房取得渠道。优化服务,加强工程督查调度。市住建委和市重点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市本级在建安置房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进行检查。
充分调研,借鉴先进地区好思路、好做法,并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提高我市在安置房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工程建设时间节点安排、建设工程变更管理、安置房建设考核管理、房源使用管理、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制,统筹协调,强化调度,推动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我市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城区征迁户的安置问题,超前运作,着力推进安置房建设,一批又一批的安置房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区矗立起来。尤其是今年“加强安置房建设管理”被列为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号议案后,我市中心城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通过统筹协调,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又取得了新的成效。预计今年建成并可以交付使用的安置房总面积58.53万平方米,其中金安区政府18.02万平方米,裕安区政府19.51万平方米,市城投公司2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共拍卖闲置资产面积11292平方米,总金额5030.74万元,租赁资产面积12661平方米,2012年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_副本.jpg)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