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将并轨

基本养老金减少职业年金补上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 免缴费 时代。改革后,公务员工资会否普涨?养老待遇是否会下降?
全国范围同步改革,钱从哪里来?针对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学者给予了分析和解读。并轨前公务员工资可能普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透露,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报告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 这样的话,在全面实现养老并轨之前,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说, 但是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 熊晖指出,当前很多基层地区的公务员群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实施养老 并轨 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职业年金让4000万人员吃 定心丸 报告指出,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这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给总数接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下 定心丸 。 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为了补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陈步雷说。郑功成进一步解释说,我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采取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实行财政供款、预算管理、单位包办、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或邮局),个人不需缴费,退休金待遇参照在岗者工资增长情况调整。 这次改革关键是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义务并采取同样的办法调整养老金待遇。 郑功成说,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金那部分肯定会减少,但加上职业年金,总体待遇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稳妥的 中人 过渡办法是改革的关键报告称,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那么,如果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降低,钱从哪里来呢?熊晖认为,养老保险目前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的大头,而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沿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是明智之举。 熊晖说。郑功成指出,这次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稳妥的 中人 过渡办法,让老人和新人之外的 中人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陈步雷建议,对于 中人 ,应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强制性职业年金双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
中人 的强制性职业年金应实行非积累模式,列入当期财政预算。 陈步雷说, 通过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基本保持 中人 养老金待遇,降低改革阻力。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