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保险的“迷幻话术”

上周,中国保监会开出电话保险营销首张罚单。中美大都会人寿因电话销售业务中,分红产品销售话术未包含分红不确定性、犹豫期、中途退保损失等与合同有关的重要内容被保监会处以10万元罚款。电话保险这一虽非新生但属新鲜的保险售卖方式,对老百姓来说是又爱又恨。其实,人们早已经习惯使用电话、网络去支付、转账,但是通过电话去买一份保险却仍然处于责难多的尴尬境地。怎样识别电话保险的“迷幻话术”
呢?小胖:瘦子,遇到过电话卖保险的情况吗?大瘦:这种电话太多了,每次都搞得我头大,欲挂(电话)不能啊!小胖: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很普遍。但是,在国外,电话销售、信用卡付款是很普遍的保险销售模式。这种方式,不仅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销售渠道,也让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购买到一些比较简单的险种,节省购买成本,有时候的确是消费者不错的选择。大瘦:但现在电话营销怎么听怎么像骗人一样?“存款送保险”、扩大保险责任、收益……这一系列销售中的话术陷阱,让消费者想说爱你也不容易。小胖:这就说明电话销售里面有很多“迷幻话术”
,我们自己得多留个心眼儿啊。大瘦:胖哥,你保险知识懂得比较多,干脆就把这些“迷幻话术”揭示出来给大家说说。小胖:口头同意便可直接从卡里划保费就是一个陷阱。大瘦:给讲个案例来听。小胖:我的一个邻居焦先生,今年8月份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向其销售保险。该工作人员表示,焦先生是他们的信用卡客户,他们联合了保险公司向他推出了一款人身意外保险。银行工作人员问焦先生愿意不愿意投保;如果焦先生同意,银行就可以从他的账户上划去保费。大瘦:没有当事人的亲笔签名和密码,银行就可以根据录音扣款了吗?如果当时表示想投保,保单就会生效吗?小胖:你提的问题很好。目前,电话销售保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由保险公司电话中心呼出,投保人在电话里表示有购买意愿,保险公司会寄出保单,投保人签字寄回生效。而另一种方式,也就是焦先生遇到的情况,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如持卡人在电话里同意购买,相应的保费将直接从银行卡里扣除。尽管保险公司随后会寄出保单让客户签字,但保单其实早已生效了。大瘦:这两种方式都合规吗?小胖:实际上,未经投保人书面同意划走保费是不合规的。根据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通过电话销售保险产品不得未经投保人同意自动续保、不得未经持卡人书面同意扣取保费、不得以银行身份电话销售保险。
前一页1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