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界定

要界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农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好回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竟然感叹“很少有哪个名词像‘农民’这样给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造成这么多困难”。《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农民的解释是从事农业劳动或属于农村户口的人。我国近年来,研究农民问题的专家学者也对传统的“农民”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农民”这一概念可以从三方面理解。(1)区位划分,农民是指居住在农村的居民(villager),反之是城市人。
以行政区划分类的农村、镇和城市,体现着历史横截面上的城市化水平。对于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来说,不同行政区划之下的农业人口,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以,在研究人身保险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分析农村人口的分布状况,进而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农业人口对人身保险产品的需求。
事实上,分析经济收入的提高趋势,人身保险产品接受的难易程度,人身保险保费的承担能力等方面,发现城市农业人口和镇农业人口,都会大于乡村农业人口。
对于城市而言,我国现阶段城市农业人口的比重还比较高,在0一14岁年龄段,农业人口的比重占37.1%;在15—64岁年i龄段,农业人口的比重也高达32.3%。;对于镇而言,在0~14岁年龄段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所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重高达57.3%;在15~64岁年龄段,农业人口的比重也高达52.7%;甚至在65岁以上的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也基本在50%以上,个别年龄段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甚至达到68%以上。
对于乡村人口而言,农业人口在0~14岁年龄段,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重高达97.1%;在15~64岁年龄段,农业人口的比重也高达94.7%;在65岁及以上各年龄段的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随着年龄段的上升而增加。就这三类农业人口而言,最需要保险保障的是乡村农业人口。 (2)职业划分,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farmer)。
(3)身份划分,不享有国家任何福利的农民,其社会地位相对低下(peasantry)。
广义的农村人身保险,主要是指以包括失地农民、流动农民工等新的社会群体在内的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生育、失去土地、意外事故等可保风险保障为对象的商业保险。农村人身保险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研究由于篇幅所限,农村人身保险的研究不包括对失地农民的研究。
本书的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是指保险产品的买方是农民,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是农民的人身保险市场,人身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因此本书的农民是指不享有国家任何福利的农民,并以居住在农村的不享有国家任何福利或享有较少国家福利的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