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缺的是钱生钱机制
近十年来,国家在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社会立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对解决企业养老金偏低的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自2005年起,国家已连续多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翻了一番,但因其基数过低,差距仍然很大。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亿多退休职工,其中8000万企业职工,2000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前者养老金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后者平均每人每月4000元。除此以外,很多人认为,养老金“双轨制”的不公平还体现在资金来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完全由财政给付,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8%则由个人支付。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隐含了一个政府买单的养老保险,而私人企业包含的是一个显性的养老金支付。即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存在这样的区别。
公务员的工资本来就来自于财政,如果从财政发出去,再作为养老金收上来,其实是财政的左口袋挪到了右口袋,徒然增加许多交易成本。所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日前公布,不过是把原先隐形的福利显性化,坐实个人养老金账户,不会也不应该会减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它的好处,是让财政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福利支出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当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增收困难重重时,拿出这一既要“为养老金池蓄水”,又要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设置职业年金的决定,也是不易,展现了本届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与勇气。
养老保险改革实质是13亿人养老利益的大调整,要一下子破除这么多年双轨制的积弊并不现实,非朝夕间所能完成。我们应该尽快做的,实际上是机制上的变革:逐步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资运营机制,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实现养老金账户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调整我国的财政开支结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