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20万建筑工仅1400多人参保工伤险多数人竟不知情

日前国家四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建筑项目未给工人缴纳工伤保险将无法施工,相关人士称,此《意见》的出台,将有效解决3600万农民工工伤维权难题。无锡在6年前曾在一份指导性文件中明确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操作办法,但记者了解到,目前无锡20万建筑工人中仅1400多人参加工伤保险。无锡6年前就发“实施意见”不过目前覆盖范围仅1400多人记者从市社保中心了解到,无锡市2009年1月1日起就已实施《关于贯彻无锡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操作办法。
根据操作办法,由建筑施工企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在工程项目开工前一次性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此外,根据操作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采用实名制,用人单位在为农民工参保时需提交参保农民工花名册,参保农民工变动时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人员增减变动情况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家四部门近期出台的《意见》相同,无锡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实施与其工程项目实行联动,不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施工企业将不能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过,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无锡市区目前在建建筑工地共约1200个,建筑工人约20万人左右,但只有少数施工单位为工人办理工伤保险,惠及到的建筑工人仅有1400多人。很多建筑工根本不清楚工伤保险施工单位多用团体意外险来代替记者探访也发现,对于能不能要求参加工伤保险、是否已经参保、参保后怎样索赔,很多农民工都不清楚。
太湖新城方庙路的一处建筑工地,记者遇到了老林,他年过五旬,正费力地搬动一根管线,目的是对接起来后再浇筑混凝土。“工作有危险性没?”“不危险。”“管线重不重?”“这么一截大概70斤。”“据说施工单位给你们买了保险?”“买了吧?”老林的回答模棱两可,听得出他对此所知甚少。而在立信大道的某建筑工地,瓦工小刘听到记者的提问后也同样有点懵:“刚来工地上的时候把我们的身份证都收上去了,可能是买保险了吧。”小刘介绍说,他是老乡介绍来的,没有劳动合同,也从不敢问有没有保险。“那是我们老板,要不你帮我问问。”小刘指着斜前方说。小刘指的人是工头张师傅,他手下有十来个瓦工,基本都是河南过来的老乡。来工地之初,施工单位就委托张师傅把手下工人的身份信息统计出来一并上交,上了保险。至于参保的是工伤保险还是其他商业保险,张师傅也说不太清楚。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大多数施工单位只为工人买了团体意外伤害险。据建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工伤保险要求实名制参保(农民工流动性大,报上去名字的工人可能随时离开,实名制反而成了参保障碍),同时程序较多,申请时间长,因而在操作过程中可用团体意外伤害险作为替代。相关建设主管部门把已办理团体意外伤害险的相关证明作为开工前安全监督手续的一项内容,在施工单位开工之前未提供参保证明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参保给建筑工撑起“保护伞”劳动合同是保障权益基础记者了解到,无锡参保的在建工程中,截至目前享受工伤待遇的有60人次,涉及金额138万多元。比如,今年23岁的小王来自安徽,去年3月20日他在工作时不慎被建筑材料砸到,造成左手食指粉碎性骨折。小王所在施工单位为所有工人办理了工伤保险,于是小王的工伤认定和赔付比较顺利。
小王直言,“上一辈出来打工的农民工,出了事故,要么私了,要么吃哑巴亏,很少有这么顺利就享受工伤待遇的。”市社保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因工死亡农民工供养亲属或因工致残一至四级农民工,可一次性领取定期工伤待遇。因工致伤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和未达级的农民工,由建筑施工企业凭相关资料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医疗费用报销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领取。工伤农民工与建筑施工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工伤保险关系。该人士提醒,只要参保,农民工发生工伤了,维权都不是难题。如果签订劳动合同、未参保,农民工发生工伤,由该企业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责任。如果既没签订劳动合同,又没参保,农民工发生工伤后,首先要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存在,这就使得维权难度加大。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