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转入转出奇慢;各地政策不一成主因

齐先生想把自己的养老保险从外地转移到深圳,转保手续等了一年半还没办下来,在7月的民心桥节目中,他打电话给节目组表达了自己的焦灼:“转社保为什么要这么久?会不会影响我以后的社保待遇?”而在“民心桥”节目的公众微信账号里,对深圳转保时间过长的疑惑也有上百条。
转保到深圳为什么这么慢?6日,记者跟随深圳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探访位于福田区八卦二路的社保关系转移科。来自全国各地的转保信件在这里堆成小山,“每天都要面对一捆一捆的信,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平均每天要收到六七百封申请将社保转出深圳的信件,以及两三百封将社保转入深圳的申请信。而拖慢速度的原因是社保转出地提供的数据不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许多转保业务还停留在‘手工时代’”。转保之困,工录入逐封核对,格式混乱账单难辨“深圳参保人数、参保率和参保的流动量在全国都是非常大的”,市社保局直属分局负责人透露,2010年1月1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以来,深圳共为65万人次办理了养老保险的转移。这一数据超过内地一些省份近4年来的办理总量,也占了广东省内转保和跨省转保总人次的逾七成,而在市社保局的信访投诉中,有约七成是因为转保时长。据了解,在上述65万份转保申请中,有49万份系转出深圳,其余16万份系转入深圳。
目前转出深圳的申请办理过程比较顺畅,大都已经办妥,而转入深圳的申请还积压了2万多份。市社保局直属分局工作人员坦言,“外地养老保险转入深圳这部分业务,处理起来压力非常大”。“社保转移业务本身比较复杂,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变动”,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养老保险转移流程:在原参保地打印《参保缴费凭证》之后,新就业地的社保机构需要给参保人做参保登记、受理转入申请并且向原参保地发《联系函》,原参保地收到信件后把参保关系转出,需要再向新就业地发送《信息表》,流程至此还不算完结,个中数据核对也非常繁杂。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介绍,在国家发布统一政策之前,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系统都在各自的属地独立运行,在缴费方式和待遇计算等方面也各有各的政策。一张《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寄到深圳,经办人员常遇到的问题是:历史缴费信息记录不全、个人账户金额转移不足、填写格式不符合国家规定、一张表上转了多个人的钱等等。目前,在市社保局积压的2万多宗转保业务皆因为转出地提供的记录不够清晰,或是银行账单难辨主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跟社保转出地反复沟通,派工作人员拿着账单去银行一张张问,一天做不出一份表”,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有时候甚至需要出动局长亲自到各地社保机构去协调。在电子政务日渐普及的今天,国内转保业务却还没有完成“无纸化”。市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国家层面的跨省转移平台系统在2010年就已经建好,但各地要跟它对接,还需要对自己的业务系统和流程完成改造。而广东省内的转保平台今年才建设完毕。转保停留在“手工时代”,上述工作人员坦言“很要命”,“用有限的几个人输入和核对几万份数据”。据介绍,目前深圳市社保局社保关系转移科仅有19位工作人员。提速之策?摆脱手写完成“无纸化” 建议年轻人暂缓办理“我们目前的‘慢’,其实是想对参保人负责,把数据衔接的工作做好”,关系转移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国家政策规定可以转保,但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的数据必须要完整衔接,“如果囫囵吞枣,到参保人退休的时候,就会发现待遇根本算不清楚”。市社保局直属分局局长李东介绍,要提高转保效率,除了通过内部挖潜和与外地社保机构加强协调之外,另一条必经之路是建好与广东省转保系统、人社局转保系统相对接的信息平台。“各地都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平台的建设,现在深圳已经基本具备大规模转保的平台”,他说。为何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深圳,对接国家转保平台的进程反而不是最快的,反而受困于手工信件?对此,黄险峰解释,一方面是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而各地的政策也随之调整;另一方面,深圳的社保系统从1992年就开始运行,技术在当时属国内最先进,且顺利运行至今,“但是现在这种先发优势变成了劣势”,他说。目前,市社保局正在向市委市政府申请立项,计划对社保系统进行重构,“希望能够顺利立项,提高我们的效率”。黄险峰透露,为了保证退休人员和临近退休人员的利益,市社保局专门为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他们尽快把社保转入深圳。据他介绍,国家政策要求参保记录被永久保存,因此不会换了城市缴费记录就没有了。他亦提醒参保人,应尽量要求原转出地通过人社部和广东省的转保系统进行转保,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临近退休,或者没有确定退休地点,可以不用挤这趟转保的‘春运’,相信越往后转保会越方便”。
“若规则不清晰,则转保无意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来得有些匆忙。记者了解到,这一政策的出台时间是2009年12月28日,它在4天后的2010年元旦节开始施行,宣告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的可行性。然而,具体的操作细则却是随后几年陆续补充的。在国家出台统一政策前,全国各地的养老政策和信息系统各自运行,当时各自为政的状况也体现在深圳社保部门接到的转保单上。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一些地区的养老保险规定参保人可以阶段性补缴费用,但国家政策要求养老保险必须按月缴纳,在一些异地参保人提供的转保表格里,逐月缴纳的数据缺失,导致转保无法继续。而在表格填写的具体操作上,各地社保机构的标准也不统一。“如果规则不清晰,那么转保就没有意义”,黄险峰直言,目前,国家只对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出台了清晰的规则,但也仅限于企业员工,对事业单位人员跟企业人员之间转移接续的规则却缺乏实施细则。另一方面,尽管国家规定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可以异地转移,但同样缺乏具体细则。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