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看衰今年航运业前景;呼吁建设行业保险法律体系
航运业在去年年底稍有起色,但由于运力过剩、运量增长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业内人士仍不看好该行业在2015年的前景。
多名行业人士在日前进行的一场论坛上表示,航运业亟待创新,互联网技术已经开始改变行业,但深层次的创新需要打破体制障碍,建立行业保险和金融的法律体系。
2015年航运供求矛盾尖锐运价低位波动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在第二届中国航运业创新大会上表示,航运业的新业态是“运量增长放缓,运力持续过剩,运价地位波动”。
资讯机构Alphaliner首席分析师陈河毓表示,即使是供求矛盾相对缓和的集装箱船,2015年新船下水的数量也高于去年。2014年全球共交付了146万标箱运力的集装箱船,但2015年这一数据预计超过180万标箱。考虑到旧船拆解和延迟交付的情况,今年船舶供应的增长将达到7.9%左右,超过了去年的6.3%的增长。
“市场不会吸收如此大的市场供应的水平,是这个行业在2015年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陈河毓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拆解旧船的速度就有所放缓。他预测今年旧船报废率会进一步下降,旧船拆解补贴方案也难以刺激更多的旧船拆解,原因之一就是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的旧船已经在去年基本淘汰完毕了。需求一端,陈河毓表示,南美线的需求较弱,而欧洲航线的复苏也可能不如去年。
此外,燃油价格持续走低虽然降低了平均成本,但这也使得慢速航行的策略遭到摒弃。此前,各大航运企业采用慢速航行的策略既降低了燃油成本,又能够降低船的周转率,缓解运力过剩矛盾。陈河毓认为,随着燃油成本降低,航运企业使用高速航行更具燃油经济性,这可能释放一部分额外运力,预计可达130万标准箱,占全部运力的7%。
航运业法律体系仍滞后
张页表示,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全球航运业也在发生一些趋势性的变化。例如,航运企业的联盟化逐渐成形,将推动监管的联盟化。他解释说,全球航运企业之间形成联盟,但各国监管政策却难以统一,因此全球监管的理念将逐步得到重视。
为了应对市场低迷和业态的转变,航运业创新成为不断被业内提及的话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前副部长徐祖远表示,航运业创新要推进法制建设。他表示,中国航运建设的软实力,例如行业保险、行业金融等方面依然滞后,需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实施体系,以及有力的法制的保障体系。“因为法律不健全,很多的金融政策难以在国际上有吸引力。”徐祖远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张页的认同。他表示,航运金融是个规模很大的市场,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滞后,企业也不擅长利用金融手段。
目前航运业的主要创新是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多家航运企业都在尝试将电子商务融入日常班轮业务中。张页认为,互联网的介入将实现“去货代化”。现在已有一些互联网平台,为货主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只要货主在平台上输入目的地、货物类型等基本信息,平台将会安排拼箱,不再需要寻找货代。此外,张页认为,未来航运企业将可能出现资产与经营的分离,即拥有船队的资产所有者将可能不再从事班轮经营的活动。
对于航运业发展,徐祖远建议,行业市场对外开放“要有一个度”,沿海和内河航运开放的政策要做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他还呼吁尽快实施对航运企业的免税政策,推进港口加快行业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探讨国有资产和社会资产的合作模式。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