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应对赎回压力;货基无奈向保险机构借钱
平均收益率3%到4%的货币基金,伸手去借年化利率6%以上的资金,如此不计成本之举,在当下刮起的“钱荒”风暴中,正在悄然上演。事实上,这只是资金面紧张之下,众机构四处借钱的一个缩影。
由于货币基金在所有基金品种中收益稳健却相对不高,因此,去银行间市场借钱,被市场人士视为赔本买卖。不过,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直言,“在这个闹钱荒的当口,货币基金不计成本借钱,也并不让我们感到很意外。现在基金到处在借钱,先把资金链滚起来,虽然相对资金成本高,小比例临时借款也情有可原。”
如此无奈之举,源于近日由流动性引发的货币基金赎回危机。从上周开始,不少基金公司纷纷传出遭到机构投资者大规模赎回的情况,尤其是货币基金等流动性要求高的产品面临的赎回压力更大。
机构投资者的密集赎回让一些货币基金措手不及。赎回“压力山大”,令货币基金急寻现金应对。据一位接近基金业的人士介绍,尽管货币基资对象流动性较好,但从资产配置角度讲依旧具有一定的时限,即同样存在流动性限制。此番资金面吃紧使得货币基金的赎回量陡然增大,使得部分基金始料未及甚至难以招架;加上银行自身处于缺钱窘境,面对货币基金“提前支取”这一传统救急方式,银行近期也是多有推诿甚至一度传出与基金公司“撕破脸”的尴尬场面。货币基金想要拿到钱,实属不易。
无可奈何之下,货币基金找上了手握大量余钱的保险机构。此种借款模式的背后,意味着货币基金需要承担一定的利差损。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货币基金赎回压力太大,防止爆仓死扛借钱是第一位,哪怕出现净值负增长那也是后面的事情。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的流动资金尚可以兑付,不排除部分小基金公司由于顶不住市场压力,出现不计成本借钱的情况。”
颇具玩味的是,“钱荒”之下,诸机构资金告急,为何保险机构仍能独善其身,充当借款人的角色。这主要是因为,保险机构具有稳定增长的新增保费收入来源,加上大量到期再投资的资金,每年合计有上万亿资金需要配置出去、寻找投资出路。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