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基层交警大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

东短添
2.2K
前言: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和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中队实行24小时勤务,按照大队提出的“接警快、出警快、处置快”的三快工作机制开展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当前,上级机关对基层中队尤其是事故处理用当事人的回访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事故处理的达标标准。加之目前,我市道路交通环境和道路交通参与者发生大的变化,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还在不断的攀升。严重扰乱办案秩序和事故处理流程规定。

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尊重人权、保障生命,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公安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也是衡量公安交通管理整体水平和综合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和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笔者以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为例,结合基层交警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涉及的队伍建设、事故处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抓好事故处理工作谈几点认识和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同行批评指正。
一、常德直属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基本情况 1、中队队伍基本情况。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现有民警9人,协警3人、工作人员2人、法制监督员1名、人民调解员2名(列入大队日常处理)。中队现有中队长1名,副中队长2名。中队有事故处理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 2、中队警务基本情况。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设有四个勘察室(接处警小组),每个小组2名民警,轮流值班。中队实行24小时勤务,按照大队提出的“接警快、出警快、处置快”的三快工作机制开展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以2014年为例,中队全年累计接处警6500余起,整理一般程序案卷120本次,简易程序1163本次。中队执法质量、案卷评审长期稳居全市、全省前列。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面临的困惑
1、社会对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认识不足对事故处理民警不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一种扭曲的心理。看问题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处理问题往往偏及和自私,甚至有的是故意刁难。由此,事故处理工作标准的衡量就应该定位在客观、现实上。不能用绝对“满意”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事故处理工作的达标与否。这样的尺度恐怕未免有些太牵强而且对干警来说显得有些太不公平。当前,上级机关对基层中队尤其是事故处理用当事人的回访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事故处理的达标标准。大家应该知道,现今道路交通参与者中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事故发生后情绪和心理状态可以说都处在一个变位状态,交通民警在处理事故时按照自身的职责想尽办法会尽量把事故处理好,但不可能会使每个人都满意,即使当事人满意了,他们也会有一种变位心度而表现出对民警的处理感到不满意,甚至表露出不满意的语言或行为。比如,今年三月份在公园世家前处理一起两车刮擦事故。民警现场处理时,他们要求协商处理,结果在我们民警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协议,并在登记本上签了名,且将赔偿金额也给到位了。而在后面的回访时,还是对我们民警处理不满意。再比如就在5月13日凌晨四时在沅安路与高泗路交汇处一辆大灌车与一辆小轿车发生刮擦,我们的民警到达了现场,当时,他们说自行协商,后因两人就赔偿没谈好,又报警,在8时30分中队又派4名民警再次赶到现场,将车辆扣回。这时当事人说我们不人性化,责怪我们扣车了。对我们的处理觉得很不满意。象这样的情况在一个月里就不知有多少起。这样民警就太冤屈了。事故处理民警沉重的心理压力往往就这形成了。心里总有担心和害怕当事人对事故处理的打分和评价。
2、严格的法律程序规定对民警处理交通事故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则上讲干警在处理事故的过程只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办理就可以了。而现在除了这以外,还另增加了一些不成文的要求。要求现场处理时,不能有有损公安形象的行为和言语。当事人骂时不回嘴,打时不能回手,不能对当事人有动粗和谩骂的行为等等。我们认为这种要求实在太苛刻。首先,公安机关本身就是用法律武器对违法行为严肃严厉打击的暴力机关。有时必须实行强制措施,而在实施强制措施时,就会遇到语言或肢体方面的冲突,只要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些不明真相的媒体就会一窝风的把矛头指向我们的民警,大肆负面报导。甚至现场的无关人员带着一种不平衡要对公安机关宣泄的心理专拍民警的行为,然后传到网上,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应。让不明真相的公民对公安机关产生更大的误解。其次,有时干警在处理事故现场时有务必要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形,考虑到要维护好“形象”,就只有委屈,挨骂挨侮辱,甚至挨打。最后导致事故现场无法撤离无法依法妥善处理。在2014年我们中队就有5起被当事人打成轻微伤的案例。相继有陈定洋、李红君、杨磊等人受到伤害。在以上种种情形下维权得不到保障。对民警心理上给予了不小的打击。 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面临的困难 1、事故处理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目前,我们中队现有民警9人,协警3人、工作人员2人(女1人)。对现场处理基本就是以上这些人。在2014年全年累计接处警6500余起,如此大的工作量,对民警的工作压力显然是很大的。加之目前,我市道路交通环境和道路交通参与者发生大的变化,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还在不断的攀升。自然而然对民警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大队处理事故的民警只有9名。目前事故量每天(平均)高达20-25起。每天每个受理室结案达到了3-4起。除此之外还要完成大队交给的其他的工作作任务。比如今年1至5月就有8起重大事故,譬如在1月7日在武陵大道武陵桥上发生一起重大逃逸事故,整个中队所有民警、协警全力出动,民警自已的车辆都用上了,大队根据情况给予了用车的民警油料。在事故后的两个星期里的双休日为了把案子早点告破。中队所有民警基本没有休息。2014年9月的武陵大道市体育中心的抛尸案,2105年大年三十常澧路两轮摩托车与小型轿车相撞,摩托车驾驶人当场死亡案。大年三十大队民警基本都到大队进行调查取证、赔偿调解等一系列处理工作。象这样的个案太多太多。除此之外,特别是在深夜2-3时,出现重大事故或一般伤人事故,要做询问笔录,确实难以完成,该时间段人特别困累。不仅休息得不到保障也没有任何补助补贴。 2、事故处理工作民警心理上的压力大。一是工作常态下的心理压力大。民警在每次出警前,心里都有一种紧张畏惧感,就怕该事故在处理时会不会又被委屈、挨辱一番等等胆怯和恐惧。二是交通事故处理数量多,警力不足的压力,中队每位干警基本上睡眠都不好,晚上0点以后的现场平均每天基本上有2至3起,大队值班室有记录可查。干警整天在一种高度疲劳和体力严重透支的状态下工作,身体支撑力有限、压力大。三是在处理事故时面临繁琐的调解带来的压力。伤者医药费不能到位、后期赔偿不能到位、死亡赔偿难以到位等,伤者亲属只找我们的民警。明知可能通过诉讼可以解决的,就是不理行该程序,一意找办案民警。把气撤在干警身上。这样使得民警在办案时非常的压头。心理没有减压的办法。只好默默的承受。
3、急剧增长的“人车路”带来的压力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道路里程和机动车、驾驶人数量急剧增长,而交警警力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加上日益复杂的执法环境造成了事故处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是人们把心理不平衡把个人问题、集体问题、心理问题都形成心中的怨气发泄给我们的政府,而公安交警是政府的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二是社会负面因素多,一些没有正当理由的、有的甚至是违法的传播的微信、短信,故意歪曲事实,恶意混淆是非。严重扰乱办案秩序和事故处理流程规定。三是目前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保险不齐,尤其是两轮摩托车无保险(交强险都没有),当和电动车发生事故伤人后无法给伤者支付医疗费,这种情况约占伤人事故的30%左右,后期赔偿无法到位,最后矛盾上交给了交警。四是套牌车辆较多,伤人或重大事故案发生后无法找到当事人,案子相当难办。有时我们民警为了把案办不激化矛盾自已垫钱,先平息伤者的情绪。五是逃逸事故增多。根据近几年来我们的统计,破获的逃逸事故案的当事人有80%是年轻人,还有一部分是出过几次有经验的人。前者,属于不懂法,后者属于有反侦破经验。这些群体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来侦破,务必要借助实时监控来得最终破获。因此,逃逸事故的破获与实时监控设所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只能依靠科技手段。但是,科技设备的建设跟不上道路的发展速度,这对民警破案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破案难度极大。因为无法取证。导致矛盾增多和矛盾激化。另外,重大事故逃逸后对举报者的奖励力度不大,挫伤了举报者的积极性,也就增加了破案难度,民警为此畏难情绪加大。
四、做好道路事故处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事故预防力度。交通事故预防是道路交通管理的核心,只有加强事故预防对策研究,采取过硬的措施,把事故降下来,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处理工作量和压力。因此,要在源头管理、路面管控、隐患治理、宣传教育等方面狠下功夫,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一是要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管理交通安全的工作机制,建立以“政府总揽、部门协调”的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体系,共同关注交通安全。二是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公路电子卡口和电子视频监控,建立多警协同作战的快速联动机制。三是要建立健全逃逸事故预防长效的机制建设。四是要建立健全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只有在预防上下功夫,切实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压力。
2、加大警力保障力度。一是要充实事故处理部门的警力,处理事故的警力应与面临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二是要加强事故处理队伍业务建设,增强事故处理民警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上级部门要定期举办事故处理民警轮训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要注重事故处于是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身体素质,确保工作的适应性。三是将事故处理所需交通

- THE END -
字数:3839
来源: 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