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案例分析的性质和种类

(一)保险案例分析的定义
在保险经营中,理赔是防灾防损的继续,也是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体现。理赔的质量将影响保险业的声誉,更关系到保险事业的发展。“主动、迅速、准确、合理”是衡量和检查理赔质量的标准。当出现赔案后,一方面,保险理赔人员要及时深入现场,主动了解受灾情况,迅速补偿受灾损失;另一方面,要求理赔人员在理赔中分清责任、合理定损。为此,就要对赔案展开具体分析。将这种分析的过程和结论写成书面材料,就形成案例分析,它是结案的重要依据。
“案例”一词原系司法部门审理某些案件,做出了判决和处理,其后处理同样案件时,即据此作为判决的例证材料。保险案例则是对某一保险赔案的客观介绍。保险案例分析是对保险案例的介绍和评述。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结晶,是理赔人员工作的记载文件。
(二)保险案例分析的特点
保险理赔这一特殊的专业活动产生了保险案例分析这一特殊文体,它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具有自己的专业性特点。
1.综合性
有些复杂的赔案,涉及社会生活的多种领域,因此要对它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结论,往往需要理赔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第一,要具备保险理论知识和相关险种的知识和经验。第二,要懂得有关法律、法令及有关规章制度方面的知识。因为理赔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按法律、法规办事的行为,必然涉及有关法规方面的问题。第三,要有商品学知识。因为要对受损财产进行鉴定、估损、核算和修复、处理等,必然要求保险理赔人员具备一些相关的商品知识,不但要了解其使用价值,如性能、分类、包装、储存、运输、修理等,而且要了解商品的价值及其价格变动和计算等。第四,要了解财务会计知识。保险经营企业计算赔款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保险标的的金额,它是由一系列账面金额所组成的。保险理赔人员要对赔案经过分析后合理确定赔款的数额,就应具备会计、统计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划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标准,懂得各种财产价格组成的依据,懂得如何计算折旧、鉴定成色、估计损失程度,要会查看资金平衡表、总账、分账、科目明细卡片等。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复杂案例予以分析,并做出正确结论。一篇典型赔案的分析记录,正是作者对以上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
2.指导性
对一些赔案、特别是典型案例展开分析并将其过程和结果记录于书面材料,不仅是赔案本身结案的重要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对处理相类似案例起示范作用。此外,有些案例的分析和处理,能补充和修正某些保险条款的疏漏,为保险条款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有些重要的典型的案例分析,对保险理论的深化、经营管理的进一步改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能起到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