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医疗建标准成本体系框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简称 创生医疗 )始建于1986年,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领先的骨科产品生产商,2010年6月29日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2013年3月17日被全球排名第一的骨科及医疗科技公司美国史赛克公司收购。创生医疗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销售多种创伤及脊柱骨科植入物,以及相关手术工具。根据权威机构统计,以市场份额计算是中国骨科产品生产商中最大的创伤产品生产商及三大脊柱产品生产商之一,是中国领先的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骨科产品提供商。
组织架构图创生医疗的信息化之路要从2006年说起,早期的信息化实施了用友U8 V71财务系统;2007年自行开发生产车间管理,用于车间现场产品报工;车间在制品盘点等;2008年开始部署U8V71的供应链、简单生产和OA系统;2008年自行开发库存条码管理,用于管理产品出货;自行开发的系统会抓取用友系统的基础数据及生产订单等信息,同时在用友软件中自动生成单据。
2013年实施的全面信息化一期工程建立了标准的成本体系,应用了U8 V11.0,用于财务核算、管理供应链、生产制造和标准成本管理。2014年在标准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创生医疗全面信息化二期工程,进一步精细化生产管理和决策分析。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管理的深层次管控需求,特别是2013年初被史赛克公司收购后,全面规划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实施标准成本体系成为投资方及管理层的共识。夯实标准成本管理、建立标准成本体系框架、成本计算更加精确精细、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以国外客户的外销订单和国内经销商的内销订单为起点,结合企业的市场预测和库存量数据,进行生产计划和原辅料采购计划安排。随工卡贯穿自生产任务和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下达、仓库领料、投料、加工、质检直至报工、入库的生产制造全过程。随工卡上的完工数据如产量、投料量、工时等数据自动计算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应用架构夯实标准成本管理基础多年来,信息化系统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壮大,必须对物料、BOM、工艺路线等各种基础信息进行清理、整理、优化和完善,统一规划。创生医疗项目组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和规则,借力企业各职能部门联合行动,详细调研和反复讨论后,确定最佳方案,为标准成本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产品重新分类,满足了企业各级管理者统计分析的需要。最终确定6级分类规则集中清理存货档案,减少了50%的冗余、无效编码或物料全面整理物料档案,通过多部门联合行动,统一清理规则,明确分工,可大幅度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减少呆滞物料、保证计划和备料投料的准确性。规范化、标准化工序资料,梳理了和完善2万多个工艺路线以前企业共定义工序100多个,没有编码,且名称不统一,产品的工工艺路线不规范,经常发生串线加工和随意工序报工现象,造成工时统计失真。经过全面规范和优化,对工序统一编码和名称后,标准工序缩减到72个,同时将加工工时差别较大的工序进行了细分(如 普车 和 数车 以前都叫 车 )。梳理、补充并优化了每个产品和半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2万多个,并更加切合实际,实现精细化管理(比如将 备料 也作为一道工序定义到工艺路线中)。每个生产订单(随工卡)下达后,工人按标准的加工工艺路线进行加工,可有效地规范工人按订单规定的工艺路线进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减少串线和随意报工,凸显了实施标准成本体系的管理价值。建立标准成本体系框架 夯实成本考核基础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首先就需要建立各种与成本有关的标准,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梳理和规范产品BOM、标准工时、资源、费率等数据。经过大量的反复讨论、归纳和优化,标准成本体系终于建立起来,为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产品BOM系统化管理:创生有4大系列系列,产品型号众多。将所有的产品、半成品的BOM进行了优化,最终2万多个BOM全部纳入U8系统中。并对每个BOM有严格的版本、有效期管理,而且变更、修改、批准等权限符合企业的内控规范要求, BOM的精准化和系统化管理,有效帮助生产中科学备料、准确投料、控制浪费和减少质量损失奠定坚实基础。
外购材料标准价格规范化管理:创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外购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确认以每年7月底的最新结算价格为基准,依据史赛克总部的标准和规则,也考虑到市场因素和企业成本的可比性,按年度进行变更。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工时更加科学、准确。将原有的定额进行了较大工作量的核对、修改与完善,按每个产品、每道工序进行标准加工时间定义,共定义2万条主工艺路线,每个工艺路线中涉及的每个工序的加工工时也分别进行了定义。
管理者有效掌握标准工时,对科学控制实际加工工时,减少无效劳动,降低成本意义重大。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