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将成大势;;微媒体

互联网金融领域近期面临整顿,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引领下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纷至沓来。其中,互联网保险新规的发布为保险领域的业务发展及行为规范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新规放开了部分保险产品的经营区域限制,同时要求第三方平台参与保险经营活动需取得相关资质。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保险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为保险业注入了活力,传统保险面临挑战,加速寻找可解困境的突破口。
传统保险:品类固定 模式滞后保险业的发展史可追溯至19世纪初,广州是中国保险业的缘起之地。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历程中,保险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保险公司数量的急速上升,险种的全面增加,以及保险法制建设的完善,传统保险迅速获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与理财产品不同,保险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刚需而存在。对用户而言,投资理财产品的动机是为获得收益回报,但投资保险更多是为了获得保障。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经常关注其动态信息,期望获得回报越高越好。但相反,购买了保险的用户却不那么希望能获得回报,尤其是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旅游保险等此类险种,原因不言自明。
因此在这些险种的投资,部分投保人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无怨无悔的购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保险的发展出现了滞缓状态,其保险代理人模式也逐渐成为桎梏。一方面,保险作为非主动寻求类商品销售难度很高。生活中,当接到保险销售人员的推销电话,或是碰到上门推销保险产品的销售人员,人们通常都是视若无睹,直接回绝。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口碑不佳造成销售和增员困难,保险代理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双重歧视。另有行业发展不规范,误导销售、虚假代理等现象频繁曝光,导致行业声誉变差,这些问题都制约其正常发展。
互联网保险:去中介化 扩大“痛点”传统保险业渠道费用普遍较高,其中所经环节较多,层层抽取相应费用也更繁杂多样。投保人很有可能需要支付高出30%-50%的额外费用,由于很多投保人对保险产品价格构成不了解,所以对产品的真正价值根本无从得知。由于是保险公司会给网站或其他平台中间业务费,而这业务费占到相当大比例。除去保险公司需要缴纳的税金,最终落到保险公司手里的只有极少部分。这其中巨大的差价则全部由投保人买单。实际支付金额远远高于实际投保金额,这是传统保险业内公开的“秘密”,正因如此,中国传统保险业才会遭受电话拒接、上门被拒等尴尬境遇。互联网保险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保险业层层抽剥的模式,使其实现了去中介化、高效化成本大幅缩减。同时,促使企业更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双方进入良性循环,极大的丰富了传统保险业的服务内容。解决了高额利益差的同时,互联网也赋予了保险行业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创作空间”,将人们的“痛点”从生老病死的严肃话题延伸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意时推出“保险黑板擦”产品,面向包括航班延误、户外旅行、手机损失、运动损伤等生活中时常面对的风险和意外。手机屏幕破碎、汽车车胎意外扎漏 、“急开锁”服务导致门锁撬坏、因发高烧去医院就诊、运动伤害等均可获得数百元不等的补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痛点”已不再拘泥于生老病死,任何生活中会产生麻烦的事情都将成为“痛点”,而这恰恰是互联网保险为其正名的。互联网保险的便捷与周到,快把我们宠坏了。另外,相较于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本着其互联网高度的交互性、及时性,可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实现更高频次的交易行为。对于越来越重视速度与激情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之后,再遇锦上添花。融合之道:优势互补 切勿相争不久前,保监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发展数据,其中互联网保险收入324.99亿元,同比增长67.27%。而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行业总量的4.2%。虽然互联网保险在保费收入上暂无法与传统保险相媲美,但它却代表着一种趋势。如同广播的出现分割了报纸的领地,电视的出现挤占了广播报纸的底盘,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三张足鼎立的境况一样,即使最初受到抵制,但它代表一种趋势,来自于“前辈”的阻碍只是暂时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传统媒体转抵制为合作,在坚持自身独特优势的前提下,与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合作,效果有目共睹。
传统保险也可效仿,与互联网保险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毕竟本质是商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根本所在。合和共生,守正出新。互联网保险植根于传统保险,同时满足用户简单方便的用户体验并严格遵照监管新规,认真且规范的走好每一步,不久的将来,趋势必将成为大势。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