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救人事迹报告会
野战条件下完成“世界第一例” 医生,是与死神打交道的人,靠勇气,更靠技术。
在生存环境恶劣,医疗设施简陋的地震灾区,上海医疗卫生救援队将这份勇气和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队员江华告诉大家,地震中,沸水镇57岁的老付颈部被砸伤,双下肢瘫痪、失去知觉,送来医疗队时受伤已4天。队里的几位骨科专家立即仔细检查,在不能进行特殊检查的情况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作出了明确诊断———必须马上手术,否则会导致终身高位截瘫。现有的条件能完成这样的手术吗?骨科、麻醉科、急救科、心内科等专家一起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急救预案。
做这样的手术需要特制的手术台,可医务人员的手术台是学生的课桌,怎么办?医生当即决定,打石膏床。一位医生躺在担架上,让石膏缠满自己的头、颈、胸和肩部,正值中午,又闷又热,两位护士在旁边为他扇风。20分钟后,根据人体形态制作的简易“石膏床”完成了,这位医生从石膏床中抽出身子,然后将伤员安置进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上海医生终于顺利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野战条件下急诊全麻颈椎后路脊髓减压手术。
“降低死亡率,减少伤残率,提高成功率。”这是上海医疗救援队的共同目标。 拉着直升机门请求飞赴重灾区 5月15日,在成都的机场出现这样一幕:4位护士紧紧拉着直升机的机门,哭着哀求机长,“我很轻的,带我走吧,带我走吧!重灾区需要护士。”最后,她们把水和食物留在机场,随着上海医疗救援队的其他一些队员登上直升机,奔赴映秀镇。 只想在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队员狄建忠告诉大家,在映秀镇,没有水,没有电,不刷牙,不洗澡;后勤供应暂时无法跟上,一瓶水,一小包饼干,一张湿巾纸,就是每个队员一天的配给。在烈日暴晒下,在尸臭弥漫的空气中,上海医疗救援队配合消防官兵进行现场急救工作;开设医疗救护站,为灾区人民、解放军和消防官兵提供医疗服务;送医送药到受灾群众家中,并寻找重人。
与此同时,在广元到青川的120多公里路途上,30多辆来自上海的救护车、60余位上海急救人员,与死神抢夺生命,同时自身也经历着生死考验。队员顾璇向大家描述:山路崎岖而狭窄,五六米宽的山路有的地方出现了很深的裂缝,随时有塌陷的危险。一边,松动的巨石突出在头顶,不断有小石块“哗啦哗啦”地掉落在行驶的救护车车顶上;另一边,是坍塌的悬崖,崖下是万丈深渊和滚滚江水。面对危险,队员们没有一丝怯意,日夜奔波,源源不断将青川的伤员及时转送到广元市的各家医院。 处方单后写下入党申请书 这是两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写在灾区医院处方单背面。
繁忙救治伤员的间隙,上海医疗救援队的两位医生,满含深情而又庄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 因为,他俩目睹,队里的党员医生们抢着做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被深深感动,产生了入党的迫切愿望。
队员汪志明介绍,他所在的医疗队在安县晓坝、茶坪开展救援。出发前,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在茶坪,他们收到一位受灾群众带出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有近千名伤员无法转出,村里有尸体”。5名党员组成突击队,深入前方,开展救治。党员们守候在通往重灾区茶坪乡唯一的生命出口,在第一时间救治受灾群众。他们还把自己的饮用水和口粮都送给劫后余生的受灾群众。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