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力持努力坚持投资自己的意义

如果你不是周星驰电影发烧友或者业内人士,那么,说起李力持,你可能觉得有些陌生。
然而,只要一提起他导演过的作品以及扮演过的角色,不少人就会肃然起敬……《唐伯虎点秋香》、《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国产凌凌漆》等多部曾经风靡全国的喜剧电影正是出自他之手。从1991年最早的电影《龙的传人》开始,一直到2001年的《少林足球》,李力持和周星驰之间的合作有十几次之多。
然而,不知是否是宿命的安排,自从拍完《少林足球》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
而李力持和周星驰两个人的名字如同宿命一样,周星驰后来继续在星途驰骋,李力持则在幕后努力,坚持做喜剧。第一次赚钱为买相机经过多次邀约、联络,最终在北京“颐堤港”商场三楼空旷的咖啡厅里,记者见到了李力持本人。
李力持祖籍广东东莞,于1961年5月10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力持兄弟四人,他是老大,由于从小家境贫困,一家六口人挤在一间狭窄的房子里居住。到香港新亚中学念书后,李力持因为性格较为内向,人又腼腆,还戴近视眼镜,所以平常很少参加运动,只是在课余的时候,喜欢从各种报刊中剪辑很多漂亮的照片。慢慢的,李力持就特别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部相机。
但他十分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于是在暑假的时候,就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工厂打工。回忆起这段经历,李力持感慨道“那时候我的工作是做电池,每天从早晨8点钟上班到下午6点钟下班,薪水是18港元。这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那时候花3港元,就能吃饱一顿饭。”在拼命工作了两三个月之后,李力持拿着自己的薪水去买了一部相机。
通过这件事,李力持也对钱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他觉得一部相机就要花掉自己3个月拼命工作挣的钱,十分不划算。高中毕业后,由于学习成绩并不出色,李力持到一家工厂当货仓管理员,每月薪水1600港元,除了在进出货的档口帮忙照看一下,其他时间都很无聊。
很快,李力持就觉得做一个小小的货仓管理员,虽然比较稳定清闲,但并没有什么前途,他觉得自己更加喜欢电影。20世纪70年代,电影在香港十分流行,无线电视正发展得如火如荼,李小龙的功夫片风靡世界。
与此同时,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电影蜂拥而入。受这种环境的影响,李力持很早就成了电影发烧友,为了省钱,他专门到学校里去看那些已经在电影院公映过,而又被拿来再次播放的“二手电影”,票价通常要便宜三分之一。于是,在下班后,李力持不断地去念一些大学校外课程,比如影视编剧入门等。
李力持介绍说“当时我对自己的外表很没有自信,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去当演员。我觉得导演有很大权力,赚钱又多,而且很多导演也不是高学历出身,所以,我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据李力持讲,他学的那些课程平均每门要花几百港元,每次半小时,因为互联网还不发达,他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借书看。
一年后的19 8 4年,2 3岁的李力持花了100天的时间,不断地给无线电视和亚视写求职信,最后获得面试机会,进入亚视做助理编导。不过,由于李力持没有大学文凭,此前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因此亚视给出的薪水只有每月1400港元。3年后,李力持又转投无线电视担任编导,并同周星驰合作拍摄了《盖世豪侠》和《他来自江湖》两部电视剧。此后,他更是与周星驰拍摄了大量电影,包括《破坏之王》、《唐伯虎点秋香》、《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
他除在电影界为自己奠定了无可取代的大导演地位外,也将周星驰推上了“喜剧之王”的宝座,李力持本人也成为了“无厘头”风格的代言人。
拍《唐伯虎点秋香》赚到第一桶金说起投资理财,李力持说自己经常收看财经频道,因为他需要了解有哪些鼓励香港电影发展的政策、世界各地电影票房情况以及现在各级明星的片酬情况。
虽然如此,但李力持仍比较保守。他说“在我看来,像买股票等风险较大的投资,跟赌钱是差不多的。
我对赌钱没兴趣,而且我见过许多导演和演员在拍戏或者背台词的时候,也不忘拿着手机。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