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产大跌前成功逃顶:保险不是承担风险投资
“去年6至7月,中国股市出现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现象,流动性几近枯竭,股市运行危机状况实属罕见”。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肖刚对于去年股市大跌的场景描述。 然而,总归有人能凭借着精准的预判,在股市暴跌前出清,成功逃顶。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甄庆哲和她的中意资产投资团队正是这样做的。 上海证券报:去年6、7月份股市大跌,你们躲过去了吗? 甄庆哲:躲过去了。 我们从沪指4500点开始,就开始了减仓。在大跌到来前,全部出清。出清意味着股票类资产的配置低于标准配置,接近配置下限。作为跨资产类别进行配置的保险资金,董事会对权益配置设置了下限,我们仓位只能接近下限,而不能降低为0。 上海证券报:当时基于什么判断,为什么能成功逃顶? 甄庆哲:我不管直接操作,因为每个层面都有投资授权范围。公司董事会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加股票型基金占比设定了上限,由于市场好,突破了上限,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写突破上限的自检报告。 等上了4500点,我觉得恐慌,天天往交易室跑,询问交易主管市场如何了。我们的主管非常有经验,原来在证券公司的时候,就一直从事交易。 其实,从股指上了4100点,我就开始不安了。到了4500点上方,更是坐不稳了。然后我就开始做各种询问,如果市场开始下跌,会怎样?团队说一旦市场出现卖出信号,会立刻告诉我。 我说你们这么高的仓位,什么时候能撤的出来呀?他们说信号出来就开始撤。于是,我就开始收集所有的市场反向信号,确实没有出现卖出信号。 上海证券报:市场没信号,为什么就撤了呢? 甄庆哲:我当然不放弃劝说他们离场。我问他们,一个公司开会,火灾来了,坐在门口跑得最快安全系数最高,你们谁坐在门口了? 尽管难以从投资判断角度做出减仓的决定,我们仍然从保险资金的投资目标出发,不管卖出信号有没有出来,都先减仓,从累计涨幅高的股票开始减,逃过一劫。 一般来讲,投资经理权限范围内的我不管。但这次不同,因为市场这样上涨,太不符合正常逻辑了,一旦下跌,形势将非常严峻。 上海证券报:保险投资要更理性。 甄庆哲:我一直坚持保险投资的理念,即保险投资不是去承担风险的投资。 当时市场有一次反弹到4800点,我们的投资经理做得不错,一下子全部一天就降了4个百分点。但当证金公司出手前夜,我当时和投资总监在太原出差。有投资经理马上连线对话,说政府肯定出大招(他判断很准确),打算加仓抢反弹,我们商量了说不行,现在市场风险没有释放完。对于保险资金,现在已经赚够了。 必须在关键的时候,坚持底线思维不放松。 上海证券报:得回归到保险资金投资目的本身。 甄庆哲:因为保险投资的目的是覆盖负债,并给公司创造一定的长期盈利。如果说一个固定收益的十年期品种方面有特别好的投资机会,我一定会冲进去,但股票不属于这样的投资品种。 保险分红产品的分成一般是三七开,大部分盈利给了投保人,能给公司留下利润很少。保险投资天性就是不去冒险,而是去满足自身负债的要求。 早在186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利就提出了寿险业投资的五大原则,将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放在首位。理论界一般认为保险投资有三大原则,即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安全性始终在最重要的位置。 保险投资必须小心谨慎,不忘初心。"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