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保险业应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

惦俊
1.2K
前言:现阶段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关键在于提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上,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保险市场活力,加快行业创新步伐,提升保险业硬实力。保险业如何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围绕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深化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监管必须有所为。

现阶段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关键在于提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上,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保险市场活力,加快行业创新步伐,提升保险业硬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行业转型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保险业如何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围绕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保障社会稳定运行、提升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保险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保险市场供求来看,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了保险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方面,保险产品适销不对路现象十分突出。尽管保险机构报批报备的产品数量繁多,但在市场上有销路、能够形成业务规模的并不多,大量的保险产品不能形成现实需求,众多产品资源闲置和浪费,造成严重的市场供需脱节和结构失衡;另一方面,保险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以产险市场为例,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对重大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能发挥重要的补偿和保障作用,保险赔付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一般都比较高,而我国保险业在一些大的灾害发生后,经济补偿作用却非常有限。  目前,我国保险业风险承担能力和金融综合服务能力还不强。市场主体数量虽然不少,但各保险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自的核心能力不突出。尤其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管理核心功能弱化,主要从事收费的低端服务,基层机构迫于利润等考核压力,轻易不敢涉足高风险领域,大多经营传统的、竞争过度的低端业务,制约了保险公司提升承保能力和风险管理服务能力。  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现阶段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关键在于提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上,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保险市场活力,加快行业创新步伐,提升保险业硬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行业转型发展。  首先,大力推进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主体的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综合服务能力,要把保险产品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作为着力点之一。价格是市场机制中最直接、最敏感、最具活力的因素,而真实的价格只有在市场中依靠竞争机制才能被发现和调整。保险定价机制市场化,将保险产品开发定价还权于市场,建立以风险费率为基础、市场供求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定价机制,市场主体自主开发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保险产品,形成真实、有效、规范的产品管控机制,既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能力,加强公司内控管理,同时保险消费者最终也能受益。  其次,大力培育市场体系,改善保险市场供给能力,增强市场竞争性。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规范竞争行为,一些新机构进入市场后,往往采取价格竞争方式争夺市场,打破原有市场格局,对现有市场秩序形成一定冲击。尽管如此,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价格竞争的有利方面,市场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可打破市场垄断,形成更加真实的平均利润水平,促进保险创新活动。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产品和服务更加价廉物美,最终将使广大消费者受益。  再次,加快行业创新步伐,提升保险业硬实力。一是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创新应注意把握好创新方向,要以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为基础,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二是加快保险服务创新。保险服务要始终贯穿于保险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等多个环节。加快改进保险服务,必须改变长期以来重合同、轻服务的习惯做法,切实增强保险服务的全面性、针对性、便捷性和持续性,使保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高效、周到的服务。要以推进结构优化和提升服务能力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保险产品和渠道结构,在巩固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保险销售渠道及服务体系的立体化、多元化。要变单一保险服务为金融综合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拓展保险服务产业链,突出服务的增值性,使保险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保险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当然,深化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监管必须有所为。近年来,保监会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要求,找准定位,转变观念,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努力做好管放结合的“破”与“立”,做到“到位不缺位、在位不越位”。在监管理念上,将监管的重心突出放在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上,真正把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提升保险业服务能力和保险机构服务品质为核心的全方位消费者利益保护理念。在监管机制上,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防范化解风险为着力点,以推进信息公开透明为抓手,积极构建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体系。下一步,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机制、市场主体分类监管机制、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等制度机制,以提升监管手段、全面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为契合点,使制度与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让监管机制更有效。"

- THE END -
字数:2150
来源: 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80542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7845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大黄蜂13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541
守卫者7号
重疾多次赔、可选纯重疾保障
67451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512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3152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