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星:养老产业须改革进入退出机制
65岁以上老人2014年底超过总人口的10%,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养老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三大瓶颈制约养老产业 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单纯靠政府的基本医疗,似乎难以满足。“现在全国有4万家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48%。这就是当前中国养老机构的现状。”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在梧州召开的“国际健康养生产业资源合作与投资促进”大会(下称“健康大会”)上表示。 乌丹星说,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三大瓶颈。首先是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清楚,所以大家都在观望,如果金融市场不开放,资本是不愿意进入的。其次是模式问题,做养老健康的企业多在亏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资金受到政策和机制的制约,同时要对接很多的部门。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从事养老健康产业者一定是专业人士,如果没有职业通道和规划,他们的未来是什么?人力资源将影响这个产业的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中国才有大健康。 在乌丹星看来,大健康产业链的核心仍然是医疗,前端是健康管理,中间是医疗,后端是康复。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称,促进医养融合对接。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康复护理场所。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老年病、康复、中医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 虽然健康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个产业的发展已经在路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营销与战略教研室主任侯胜田在健康大会上表示,这个产业是否已经启动,要看资本是否进入。据他了解,当前已有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商进入了健康领域,多数保险公司有了健康医疗保险,以及一些银行投资了医疗产业园。 侯胜田称,未来的大健康产业中,无论是养生还是养老,中医药将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 地方投资养老养生产业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表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 基于自然环境和本土资源的优势,有地方已经准备在健康养生、医疗养老方面大展身手,比如梧州市。梧州市政府党组成员、粤桂合作特别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徐文伟表示,梧州市已经编制了《梧州市生态养生养老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谋划了一批“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建立起全市“云家庭居家养老服务”,通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大力破除社区养老难问题。 梧州市发改委主任陈绍霖称,“十三五”将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争取到2020年80%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得到专业培训。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