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信用保险服务
——专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毅 中国信保致力于帮助我国企业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助推中国品牌、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走出去,进而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 201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一带一路项目金额同比增长达407.1%,海外投资保险承保一带一路项目金额同比增长35.4%,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服务贸易130.7亿美元,承保客户数增长25.6%。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步伐逐步加快,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迫切需要信用保险的支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公司,它能够给一带一路战略的执行和实施带来哪些帮助?9月15日,《中国投资》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董事长王毅。 《中国投资》: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机构的角色不可或缺。但很多人对出口信用保险并不了解,请问它的作用是什么?中国信保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王毅:概括地说,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收汇保障、风险管理和融资支持,它是各国通行的支持本国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金融工具,在保障本国外经贸企业的正当权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中国信保作为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主要职责是通过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保险等服务,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重点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由于海外经济活动会有信用风险,比如海外买方破产、拖欠,发生战争、暴乱、主权国家违约、汇兑限制等,这些风险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收汇。弥补企业的收汇损失,是信用保险最基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由于信用保险为企业安全收汇提供了保障,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会更高,信用保险的融资支持作用得以显现。 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角度看,中国信保的政策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积极为企业制定风险保障方案,为企业与银行搭建融资合作平台,努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帮助我国企业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助推中国品牌、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走出去,进而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2014年,中国信保对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投资、承包工程的承保规模约958亿美元,支付赔款近4亿美元;全年承保了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孟加拉帕德玛多功能综合大桥项目等在内的一批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不仅促进了双边经贸往来,更推动了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投资》: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中国信保在哪些方面重点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信保对此做了哪些准备? 王毅:中国信保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有关部署,有倾向性地把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和资源投向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在支持出口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方面,主要是通过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承保政策,在巩固对传统出口行业及企业的支持的同时,关注传统领域的转型升级新趋势,进一步增强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对服务贸易的承保范围。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重点支持领域是电力、铁路、电信、船舶和海洋装备等行业以及基础设施类工程承包项目;海外投资保险的重点支持领域包括能源资源合作、优势产能转移、农业走出去项目、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收购类业务等。 在更好地服务“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信保从机构建设、业务管理、市场营销、风险管理、产品服务等多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属26家营业机构也分别建立了一带一路战略专门的工作机制。二是着手制定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配套措施,包括重大项目的推动管理办法、承保细则等。三是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建立有效的工作联系,参与相关发展规划编制。四是梳理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建立项目储备库,参与设计重大项目融资保险方案,目前跟踪的项目有180多个,涉及铁路、电力、电信、船舶等行业。五是积极开展国别整体开发体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商谈整体合作,向国内企业和银行推荐海外项目。六是加强风险研究和预警,设立了一带一路64国风险专报及行业报告,及时为投保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以及风险管理咨询和培训。 创新产品、改进服务,也是中国信保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强化政策性履职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已经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海外投资股权保险、买方违约保险等产品进行修订,优化升级了现行基础费率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多个全新的风险保障模式,如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小额承保模式、特险业务领域的政治风险统保模式以及附加承包商设备海外风险保险、覆盖4个险种的远洋渔业信用保险统一承保模式等。此外,中国信保在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承保方案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为后续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中国信保为出口柬埔寨和缅甸1000万美元光缆项目提供了长达两年的授信支持,有力支持了中国企业在两个国家占据光缆铺设先发优势。这对今后我国企业进入电信行业发展初期国家市场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中国投资》:中国企业涉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面临哪些风险挑战?中国信保如何帮助企业应对? 王毅: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地缘政治局势复杂性更加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风险与机遇并存,部分国家存在政局不稳、经济状况不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有些国家国有化和征收风险高、通货膨胀严重、经济结构单一,金融体系欠发展。还有一些国家的安全形势受到恐怖主义或宗教极端组织的负面影响。 从一般贸易出口角度来看,企业的收汇安全不仅仅取决于海外买方的个体经营和信用状况,货币贬值、国家政策法规调整以及经济周期波动,也都会导致相关地区海外买方偿付能力和偿付意愿严重恶化。例如,始于2014年7月卢布连续快速贬值,使俄罗斯买方信用风险呈现明显加剧趋势,中国信保短期内接到的出口企业关于俄罗斯买方拖欠货款的报损案件数量快速上升。此外,不同出口行业和企业群体,面临的风险也有所不同。如船舶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了降低预付款比例的趋势,国内船厂在建造期普遍面临业主弃船风险和巨大的资金缺口;果蔬类农产品出运时间集中,运输过程中易腐烂和变质,因此质量纠纷案件较多;小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大型企业集团又会面临买方授信时间长等问题。 从中长期海外项目角度看,项目普遍金额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融资结构复杂,暴乱、战争、主权国家违约、汇兑限制等突发的海外政治风险对走出去企业、金融机构提出严峻挑战。2014年,某项目企业在东道国的办公室、厂房、仓库遭到打砸和破坏,项目中断运营15天。所幸该企业为其海外投资项目投保了海外投资保险,并及时获得中国信保赔款41万美元。此外,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领域的国际竞争不仅表现在品牌、技术、质量、价格和服务上,融资条件已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很多海外业主对承包企业提出了融资需求,一方面要求承包商提供更大的融资比例,尾款占比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求融资期限延长,放宽还款期。这些都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 作为专业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和国家政策性机构,中国信保将全面落实国家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政策要求,自觉服从和服务战略大局、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努力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做到应保尽保,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外贸转型升级。 《中国投资》:中国信保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哪些独特的作用?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王毅: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专业性较强,承保的风险较为特殊,目前全球经营此项业务的主要是各国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以及几家欧洲的专业保险公司。中国信保同时具备政策性及专业性优势,是我国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的主渠道。 中国信保秉承“以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以利润指标作为业务开展依据。例如,小微企业出口和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出险概率高,是一般商业机构不愿承保的业务。但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一直将这两类业务作为工作重点。2014年,中国信保与各级政府、银行、商协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合作搭建小微企业统一投保平台104个,全年服务支持小微企业3.4万家,占全部企业客户数量的67%;承保出口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业务规模约为17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这其中有不少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 同时,中国信保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这两个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险种,在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支持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转移优势产能,实现转型发展;带动商业性银行走出去,促成跨国银团贷款,推动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支持企业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等。 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一年。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市场观念,进一步丰富现有的产品服务体系,优化产品功能,扩大承保范围,在产品、流程、机制、服务、改革方面主动创新,大胆尝试。另一方面,我们将坚持“稳健、审慎、合规、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服务国家利益的同时,控制好业务风险。中国信保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政策性职能定位,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更有利、更有效地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促进融资、防范风险的独特作用,为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新的贡献。"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