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赴港买保险没你想象的那么便宜!

ujutt
2K
前言:"因近日的疫苗问题,组团前往香港打疫苗成了部分人赴港的目的,这也再度引爆了赴港买保险的热潮。专家提醒,其实买保险并没有消费者想的那么简单,尤其是赴港购险,其中的“潜规则”还是应该多加思量。众所周知,香港的重疾保险,保的疾病数量更多。当然,不少消费者选择赴港购险并不仅仅是看中了保障种类,保障多还便宜的高性价比才是他们选择的最终动力。对比来看,其实二者保额是基本一样的,只是病种方面大陆保险没有香港保险那么多。从分摊到每个疾病的保险金来看,香港保险的性价比确实很高,但是回到上文所说的实际理赔发生概率上,或许这个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近日的疫苗问题,组团前往香港打疫苗成了部分人赴港的目的,这也再度引爆了赴港买保险的热潮。趁着人民币贬值的档口,去买传说中香港更便宜的重疾保险、分红更高的理财保险,性价比成了吸引大家的重要原因。专家提醒,其实买保险并没有消费者想的那么简单,尤其是赴港购险,其中的“潜规则”还是应该多加思量。 理赔种类越多越好? 众所周知,香港的重疾保险,保的疾病数量更多。我们身边常见的重疾险,一般是在保监会规定的25种疾病的基础上,再相应添加一些,常见的产品可以保50种疾病左右。以近日在香港卖得较为火爆的某外资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为例,它是52种重疾,47种轻症,还有6种绝症,而绝症甚至包含了被保险人的终末期也就是临终关怀,这样加起来共105种。这样分析一下,其实重疾也就是52种,所以单从数量上来看,似乎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产生。 当然,不玩数字游戏,我们从更为实用的理赔角度出发来看。某保险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市场上这么多重疾险,理赔发生率最高的是癌症,占比高达60%”。进一步考虑到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前6种分别为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这6种就占据了理赔比例的80%,要是把保监会规定的这些病症全部统计起来,按照给出的数据,就已经占到了理赔比例的95-98%。 简单来说,从理赔的实用性来看,我们身边的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的重疾险不比香港保险来的差。 港险更便宜? 当然,不少消费者选择赴港购险并不仅仅是看中了保障种类,保障多还便宜的高性价比才是他们选择的最终动力。 在这一问题上,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一个37岁不吸烟的男性,20年的缴费期,终身保障,保额10万美元为例。该产品保障的是重疾,前10年有一个额外给付,他有三次轻症,三次轻症的赔付是要占用到这10万美元保额的,比如是20%,一次就是2万美元,保额就剩8万美元了。这样的产品,在香港这张保单是2999美元,而类似的产品在大陆是大约2790美元。对比来看,其实二者保额是基本一样的,只是病种方面大陆保险没有香港保险那么多。从分摊到每个疾病的保险金来看,香港保险的性价比确实很高,但是回到上文所说的实际理赔发生概率上,或许这个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港险分红高? 除了重疾保险,理财型的香港保险同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单从现金价值表来看,港险的收益令人咋舌,有时甚至类似的保单收益能相差一倍之多。 关于这一点,某保险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又继续揭秘这一倍的收益差距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这和两边的法规也不无关系。大陆的保监会实际非常严格,因此保险收益在给客户做利益演示时是有要求的,一般分为低、中、高三档来演示,其中高档收益定为6%;而香港的法规并不要求按照三档演示,只要求保证的利益和演示利益,在演示利益部分只要不超过9%都是合规的。” 为何3%的差距会最终带来一倍多的收益差?爱因斯坦将复利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少理财型保险期限都长达数十年,经过复利的作用,可以将收益不断放大。因此,保单上所演示的收益其实是和演示方式不无关系的。 而谈到保证收益的部分,李哲表示,保监会要求大陆的保证收益是2.5%,而港险在这一收益上大多是按照1%左右进行演示的。如果同样是考虑到复利因素,那么保证收益部分大陆险企的产品远胜于香港保险。 买保险看性价比? 保险专家提示,其实无论是香港保险还是大陆保险,所谓“揭秘潜规则”只是把其中的本质摊开给消费者看,保险有其自身的特色,也有它适应的人群,作为消费者,最终选择什么样的保险并不是看性价比,还是应该结合个人的需求。 因此,购买疾病保险之前,不妨先问自己5个问题: 一、在发生疾病的时候,自己能够承担多少。这一金额和最后付出的保费是有直接关系的。 二、是要多少保险金额才能够提供足够的治疗费。而这一点需要考虑到一旦不幸出险,是否需要进口药进口器械进行手术,需要什么样的术后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三、上述费用包不包括自费的药,自费的器材,自费的检查。众所周知,医保有个目录,包含了药品目录、诊疗目录等,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实际医疗费用需求。 四、可以支付多少保险费。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和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而这必然会带来保费的激增。因此选择保障时也必须考虑自己对保费的承受能力。 五、选择重疾保险、医疗保险还是重疾+医疗保险。这一点还是应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重疾是一旦罹患保单列明的疾病就可以获得赔付,而医疗保险则是住院或者去门诊就诊,有了医疗支出了,保险公司可以按照保单规定进行赔付。而在李哲看来,作为一个完整的疾病保障,这两种保险都是需要的。 那么,重疾保险买多少才是足额?首先要认识到的是,重大疾病的出现率正在逐年提高,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份重疾保险已经成为了家庭保险配置的重中之重。 "

- THE END -
字数:1979
来源: 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80542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7845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大黄蜂13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541
守卫者7号
重疾多次赔、可选纯重疾保障
67451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512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3152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