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市场销售误导之困及破局探析(上)

钱玛彦
436
前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进入发展的高速通道,但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却屡禁不止,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据保监会统计,2010年上半年,各保监局共办理保险销售误导类投诉615件,约占违法违规类投诉的28%,而据各地监管机构的情况反馈,销售误导行为在寿险违规行为中占比超过50%。尽管对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要破解误导“困局”,还需研究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找到破解之策。重庆保监局于2009年联合辖内部分保险公司对1000名城乡居民进行的调研显示,在有退保经历的被调查者中,43%因营销员误导而退保,33.3%因购买后感觉不适用而退保,21.2%因经济困难退保。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进入发展的高速通道,但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却屡禁不止,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据保监会统计,2010年上半年,各保监局共办理保险销售误导类投诉615件,约占违法违规类投诉的28%,而据各地监管机构的情况反馈,销售误导行为在寿险违规行为中占比超过50%。尽管对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要破解误导“困局”,还需研究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找到破解之策。

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几种突出表现

目前,各地保险监管机构接到的销售误导类投诉,主要集中于寿险市场,突出表现在个人代理和银邮代理两大渠道,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虚假宣传、片面介绍与概念混淆

保险公司组织印发或营销员擅自印发内容失实、夸大的宣传资料;利用网络、博客发布失实产品宣传;向消费者片面强调、承诺和夸大新型产品分红收益;混淆产品性质和经营主体;对风险和免责条款缺少明确提示甚至予以回避。

(二)同业诋毁、不当竞争

将自身公司及产品“优势”与其他公司及产品“劣势”相比较,影响消费者选择;利用同业公司的负面消息进行诋毁攻击;发放材料或授意营销员宣传同业公司负面消息,引诱客户退保等。

(三)不当销售

忽视消费者真实需求,造成“不知道的人买了不该买的保险”现象。如将投连险、万能险等精算复杂,风险不定的产品销售给收入微薄、抗风险能力弱、毫无金融保险知识的老人、农民等低收入人群,引发退保争议。

以重庆保险市场为例,2009年,某寿险公司重庆分公司的简单退保率高达52.34%,其中,投连险退保额约占退保总额的2/3。重庆保监局于2009年联合辖内部分保险公司对1000名城乡居民进行的调研显示,在有退保经历的被调查者中,43%因营销员误导而退保,33.3%因购买后感觉不适用而退保,21.2%因经济困难退保。据对信访电话投诉统计分析,涉及新型寿险的退保争议中,80%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银行、邮局存款被误导购买保险产品,子女得知情况后要求退保而引发。

- THE END -
字数:822
来源: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i无忧2.0
常见病投保宽松
5468
超级玛丽9号
同种重疾可二次赔
5018
小青龙2号
少儿特疾赔付220%
4320
祥瑞保2.0
重疾不分组多次赔
4031
青云卫3号
少儿特疾赔付220%
3194
完美人生2024
80岁前重疾双倍赔
3047
达尔文8号
可选重疾病种不分组多次赔
2720
大黄蜂10号(全能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
1857
小淘气2号
少儿特疾最高赔付220%
1595
康顺人生2023版
重疾最高赔3次
453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