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国保险发展史是由“原始的混合”状态到 “分业”经营,再迈向更高层次的“有机混业”经营,未来银行保险如何实现战略性发展,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综合经营是银保业务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银行保险还只是未来综合经营的前奏和演练,它为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研究和探索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的联合监管方式提供了前提条件。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模糊了单一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客户对金融商品需求的多样化,促使金融业改变陈旧的经营理念;中国金融业的经营现状,迫使金融业改变旧的经营模式;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必然。因此,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而综合经营也可能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银保战略地位提升是银保业务的发展前提
近几年来,银行和保险不断加强战略合作,保险公司主动参与上市银行IPO的配售和申购,积极支持商业银行的改革和重组,构筑了协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良好基础。
无论是代理模式的引入还是银保业务的兴起,都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寿险业务发展方式的变革。我国保险业正在以新的投资理念、新的政策措施、新的监管思路与金融市场相融合。同时,银行业顺应保险公司的创新,改变合作模式,逐步实现银保业务经营的战略转型,展示出健康、稳定、快速、有序的发展态势,银保业务战略地位也在合作同盟的战略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它对保险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保险经营模式改变是银保业务发展的提高点
目前,金融服务业的服务重点已经转移到客户的满意度、客户服务和立足公司及客户长期利益的价值层面,行业竞争的增强也使得客户对金融服务业有了更好的理解,而银保合作恰恰可以加深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降低客户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满足客户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也促进了保险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变革。
保险经营模式的改变可以提升银保业务。首先是细分市场,寻找销售定位。要在市场调研上,运用银行丰富的资料储存和分析技术解析市场调研信息,对潜在的保险市场进行细分,能够迅速有效的找到潜在的优质消费群体,最大限度地激发银行客户的潜在保险需求,提高银行保险产品的渗透率。其次是借助银行,扩大销售影响。保险公司充分利用银行网点作为销售渠道,可以高效率地覆盖市场与客户,增加银行网点服务项目,有效缩短保险产品与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直接以银行客户为服务对象开拓新的业务机会。
保险公司业务创新是银保业务发展的推动力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银保手续费上的恶性竞争影响着银保业务的发展。
要想在未来的银行保险市场上站稳脚跟,改变银行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局面,加大自身谈判的筹码,保险公司惟一的出路就是创新。而在银保业务上的创新,更是破解银行保险日益趋于零和博弈局面的最有效的策略。它不仅可以改变自身的谈判地位,更重要的是让自身在经营管理水平、产品开发、渠道关系管理等多个层面得到锻炼和提升,使保险业务更健康、更均衡的发展。
客户资源运用效率提升是银保业务的发展动力
银行掌握着客户的财务状况,为避免大量储蓄积压给银行造成投资压力,利用银行庞大的分支网络机构销售保险产品可以转化储蓄、增加收益;同时保险公司接触海量的潜在客户,避免了随机寻找潜在客户和准客户的不确定性,帮助其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降低保险产品的营销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因此,保险公司和银行相互合作,对客户资源的高效运用,更加有效的提高了银保业务的发展,降低了业务经营风险。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