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
一、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现状
由于缺乏农村保险市场统计数据,我们借助县域保险发展情况,来反映农村保险市场的状况。2004年,全国县域保费收入1321.5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0.6%;其中,县域人身险保费收入958.74亿元,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9.7%。而农村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县域保费的比重一般在 20%以下。因此,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亟待开发。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1.收入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超出中国人身保险起步阶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1982年开始试办人身保险业务,在1982-1992起步的十年间,人身保险业务主要在城镇展开,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 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
2.现实的需求。主要包括:一是我国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严重。世界经验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政府只能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有限的作用,从而会增强对医疗、养老保险的需求。农村人口老龄化也会逐步改变人们消费及储蓄结构,提升人们养老的危机意识,为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开展留下广阔空间。此外,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各种慢性病高发的群体,这不仅对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农村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弱化,老年人护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照料护理类的险种,将拥有广阔市场。
二是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民养老观念的变化,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
三是特殊农民群体的人身保险需求。包括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需求、占全国人口10%的农民工的保障需求等等。
四是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当前的正规金融安排不支持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来自民间金融。从实践层面的反映来看,多功能的养老金账户,尤其是能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急需提供灵活贷款支持的养老金账户,深受农民欢迎。
二、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不适合农民的需求。风险保障是农民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但当前为农民设计的保险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切身需要。一是产品未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保险产品价格较高,超出多数农民的保险购买能力。云南调查显示,1/3的农民被调查者认为保险“太贵了,经济上承受不起”,而对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的调查显示,针对“县域家庭未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也有1/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数量较少。保险公司在县域特别是农村提供的保险品种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于防老、防病、防灾的迫切需求。
2.营销体系建设与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亟需加强。人身保险的营销渠道通常包括个人代理渠道、团体销售渠道及中介代理渠道。目前,我国农村保险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以个人代理渠道为主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体系。总体来看,农村营销网络的构筑远未成型,完整、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的建立也尚需时日。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专门的农村保险部门的设立、管理模式创新、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创新、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创新、理赔管理的创新等工作,也需要加强。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