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保险的可靠性

电话推销保险并不新鲜,但通过电话就完成保单签订、保费划账却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保险营销业务。日前,不少市民都反映接到过这样的保险销售电话。只要用户在电话中一确认,保险公司就会认定为保险合同已经签订,并从用户的账户里划走了保险费。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电话销售保险的方式称为电话行销,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两年前才开始出现。当时,不少大型外资保险公司都相继推出电话保险。目前,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设立了电话行销部或电话营销中心。
电话保险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价格便宜。就浙江市场而言,电话销售与其他销售渠道相比,至少便宜15%。这主要得益于运用电话销售大幅降低了经营成本;(二)快捷方便。通过电话销售缩短和简化了投保、承保、交费等环节;(三)有利于建立标准化、集中化的营运模式,提高经营效率。
但目前我国电话销售占业务的比重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实践来看,还有几个比较大的障碍:(一)消费者对电话销售的认知度不是很高,由于市场诚信建设等原因,很多客户还心存疑虑;(二)客户资料来源的准确性不高,另外,由于涉及隐私问题,还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正在酝酿之中;(三)保险公司明确说明义务履行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合同部分无效。
那么,电话投保可靠吗?电话保险虽然有一定优势,能给客户带来一定得实惠与方便,但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猫腻。陈小姐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一天,车小姐接到一个电话,来电的是一位女士,上来先自报家门,说出自己的工号,并告知电话被录音。接着,该女士告诉陈小姐,因为公司搞庆祝活动,这家保险公司要向他赠送一份保障期一个月的意外险,要求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
没过几天,陈小姐接到了这份意外险的账户号,需要上网激活。通过赠送保险认识陈小姐的营销人员再次给陈小姐打电话,称现在有一项新的活动:每月往银行卡里存入200块,就相当于送份意外医疗保险。听说是免费的陈小姐虽然动心但还是心存戒心。
我当时就问她,这存入卡里的200块钱还能不能动了?那位电话营销人员才解释说,每个月存200元,存10年或20年,到期才能返还。其实,在这件事中,营销人员所推销的是一款储蓄加保障的保险,而陈小姐存入的钱等于交了保费。在银行柜台,很多存钱的人被劝说赠送一份保险,但实际上,存款被变成了保费。网专家表示,有些公司跟银行合作得好,消费者去打印存折单子,可能都无法发现这部分钱被保险公司取走。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