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论及保持物价总水平时,表示要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社保与物价联动机制的基本设计,已在此前两天为人了解。3月3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通知,要求各地年底前建立这一机制,在物价短期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发放补贴,物价持续上涨后调整相关保障标准。
价格形成于市场,社保取决于政策。社保与物价挂钩,算是政策的实事求是。以较长跨度来看,物价影响政策,包括社保标准,这已形成传统。社保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改进之处在于及时性,如果实施得当,可以形成人们对一定物价水平下社保应变的稳定预期,使保障水平的维持不再是大旱之中望云霓。
由社保与物价的联动机制,还可以使提高保障水平和维持保障水平得到准确区分。长期来说,社保的提高,都被称为提高保障水平,但因物价在变化,社保标准的提高有多少是用于抵消物价上升,有多少属于真正的提高,并不清晰。联动机制形成,人们将明确地知道,社保随物价波动,这是保障水平的维持而非提高;提高保障水平应是超过物价涨幅的增加,以及社保在人群或事项上的覆盖面扩大。
联动机制不仅将使政府在福利政策上的行为变得可以预期,而且将使社保水平的维持变成对政府的一种基本要求。这不仅不会减少人们对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而且能使人们准确判断福利是否得到了增加。政府在社保政策上的透明性增加了,维持与提高的区别明确了,客观上讲,这将有利于人们在福利问题上对政府进行公正评价。
成品油价格有国际市场联动机制。实现这个机制后,油品价格不断上涨,成为社会一大热点。社保与物价联动机制,必使社保成为一个经常性的热点,与油品价格不同的是,如果社保物价的联动真正实施,政府将会得分,而不像某部委那样经常因同意涨价而失分。
政策的实事求是原该不成难题,但又时有问题。例如在调节分配问题上,个人所得税一直受人关注。从800元起征点,到2000元起征点,经过了几十年。当年,800元属于极高工资,极少数人才需要交税;现在,2000元可能在大城市难以正常生活,大多数人都要交税。这就是政策不随物价和经济社会实情变化的例子。现在,提高个税起征点也正在被研究之中。
在社保和物价挂钩之外,还有一项挂钩,是前些时媒体纷纷报道的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挂钩。这个挂钩,准确的表述是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仍然是社会分配政策的调整。长期以来,GDP增长走大步,收入增加走小步,使得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越来越小,直接影响了社会公平。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可使劳动者的贡献在初次分配中得到较为公平的体现。
社保与物价挂钩将使物价指数的衡量变得更加敏感。社保挂钩物价,对于领取社保的人来说,物价指数不再仅是一个单纯的说明性指标,而是成了他们将从政府获得多少的利益性指标。长期以来,围绕物价指数,人们的争议不过是物价指数是否反映了物价的真实状况,是否能够准确说明人们在生活成本上的付出。现在,物价指数更重要的是成了人们可望从政府拿到多少钱的数据。因此,物价指数的公信力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其测定和发布需要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感受。
社保与物价挂钩,还直接考验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短期波动要补贴,持续涨价要提高标准,维持社保水平的支出将要增加,提高社保水平当然需要更大的资金支持。而现在,我们已经听到甚至上海都在表示社保亏空巨大。在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切割蛋糕的方式面临变化,多多少少,与以前相比,底层要切多一些。由此,政府将以何种方式来消化这一支出,值得关注。增加征收还是减少无益之费,政府面临选择,得失仍在人心。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