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也是有风险的
风险,大家都会知道是什么并且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大家知道买保险也是会有风险的吗?谁能料到在这常规的风险之外,如今却突然新生了一个风险———销售误导。而且销售误导这个本不应存在的风险竟然还超过上述三类风险,成为最大的风险。这着实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可它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那么大家要知道,这个就是因为由于这个保险产品的销售双方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一旦保险公司没有按照最大诚信原则从事销售,那么消费者常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在现在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大部分的保险公司的粗放型的展业模式中,就只有个别保险营销员为追求短期利益,而采取不诚信的误导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发生率极低的个别行为,如今却突变为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格外关注。
追究误导的责任者,最直接的是销售人员。很多保险营销员急功近利,为了多拿佣金,不顾及是否适合客户需求,夸大收益、修改保障责任、隐瞒除外责任等。这部分人缺少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自豪感,眼中只有利益,是行业里的“害群之马”。
对于误导,保险公司也难辞其咎。遇到类似的投诉,有的保险公司多把其归结为保险营销员的个别行为,认为保险营销员“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说了”。保险公司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无疑是犯了掩耳盗铃的错误。
其实保监会早已在《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中作出明确规定:保险营销员根据保险公司的授权从事保险营销活动的行为,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可惜的是,即便单月保费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保险公司,对误导行为,至今也未拿出有效的治理办法来。
至于监管机构,从《保险法》到《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以及具体产品类的制度办法,无一不对误导提出了严厉的监管,但遗憾的是又有多少落到了实处?一些投诉无门、查而不罚的事情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不就是因为机构、部门推托、“踢皮球”造成的吗?
误导的风险直接让行业蒙羞,因而已成为保险经营的风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保险业刚起步的时候,保险业务员一度被视为国家公务人员,保险业拥有较高的地位。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保险业的声誉一路下滑,保险营销员已成为社会认可度最低的职业之一。试想人们与保险营销员电话、当面沟通却每每先要设防,这怎么能有效开展保险业务?
况且,营销员没有了职业自豪感,也极大影响了队伍稳定性。保险营销员的留存率非常低,上海拥有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的人中,仍在从事保险营销工作的不到十分之一。保险是无形产品,销售主要靠人,队伍都不稳定,谈何持续发展?
那么到了最后大家就要知道,总之,在这个万众瞩目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误导显然不是保险发展的应有之义。有关部门理应及早拿出整改措施,严惩有误导行为的营销员和保险公司,并向全社会进行公示才对。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