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到底该不该逃顶

一场大跌,让不久前还在向3500点进军的A股重新回到了3000点以下。大跌,自然意味着不少人盈利缩水乃至亏损,于是乎较早前曾有减仓行为的社保基金,被不少股民认为是造成此次大跌的罪魁祸首,并强调社保基金应该是长线投资者,应该为市场稳定作出贡献,而不应该进行短线交易。
那么,社保基金到底该不该逃顶,该不该在价值判断或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做波段呢?
笔者认为,社保基金逢高减仓的正当性是不容置疑的。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社保基金不是平准基金,它从来就没有承担过稳定市场的重任--更准确地说,社保基金也不应该承担这个责任。说到底,社保基金是承担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资金增值保值的专项基金,它应当向所有社保参与者负责,若用这部分资金来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那无疑就是用全民的养老钱来补贴股市参与者,这显然是对非股民非基民的社保参与者的不公平。股市出现非理性大跌时可以由平准基金来稳定市场,但这必须是专项资金,而不能由社保基金--老百姓的养命钱来做兼职。
撇开稳定市场的因素,社保基金进行一些高抛低吸的市场操作,被不少投资者认为是违背了长期投资的宗旨,甚至提出应该要求社保基金的持股期超过3年。是的,从各国养老金基金或者带有类似性质的投资载体的操作手法来看,长期投资买入并持有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思路。但我们应当清楚一个事实:上述资金不做短线,更大程度上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为也,对于动辄规模上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的大资金而言,股市的市场深度不足以承受他们短时间内大批抛股大批买股。近期一些资金从基金公司赎回不过100亿元的份额,就已经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抛售压力,可想而知,更大资金在市场中会更举步维艰。所以,大规模资金只能选择以长期持有和收取股息为主要投资手法。
但是,大规模进出之不能,不等于说小规模进出就该不为,在市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抛售一些明显高估的资产类别,换仓到一些相对低估的资产类别,这有助于提升社保基金业绩,是负责的行为。若我们真的认为社保基金就该死捂,不能高抛,那么是否也意味着昔日社保基金在低位加仓时的举动同样有问题,社保基金就只该定期定额地傻买呢?相信如今批评社保基金高抛的不少投资者,可能昔日曾为社保基金的低吸叫过好,那么同样是主动性的择时操作行为,为何一个要挨批一个要叫好呢?
即使找到了出气筒,却难以改变亏钱的事实。与其在这里痛斥社保基金的减仓操作,不如反思一下,为何船小掉头快的中小投资者,反而没能在市场趋势发生变化时及时作出反应呢?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