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风险的核心任务是精算
“精算工作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工作,已成为保险业防范风险的核心技术。”日前,中国保监会副主席、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魏迎宁在“保险业风险管理:危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精算教育20周年纪念活动上提出,目前,精算在国内对传统保险业务已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形成精算思想、精算理念、精算原则和精算方法、技术;在传统观念,精算工作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准备金评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但其实质是风险管理工作,它已成为保险业防范风险的核心技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众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提出了挑战,如何做好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应对各种危机,并在危机中寻求发展的机遇,成为国际保险业关注的焦点。魏迎宁认为,由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活动错综复杂,有些风险因素未被识别,有些风险因素的发生不易把握,小概率事件很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同时,数学模型具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完全揭示风险。完全相信数学模型,不如没有数学模型。作为保险业防范风险的核心技术,目前,金融创新对精算职业提出挑战。从精算专业技术方面来看,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从定价、评估到信用评级,都是由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数学模型完成的。精算界需要对所使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审视,并对新的环境、新的保险产品、新的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审慎评估、定价和管理。从精算职业道德方面来看,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道德风险。
是由于从业人员为了业绩和收入,忽视风险,没有严格按规律、标准、经验办事。魏迎宁指出,精算人员责任重大,职业道德往往比专业技术更重要。职业道德差的精算师比技术水平差的精算师危害更大。国内保险业恢复近30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发展迅速。市场主体由2002年的42家发展到目前的129家,保费收入由2002年3053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7036亿元,总资产由2002年的6494亿元发展到目前的3。19万亿元。与此同时,精算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据魏迎宁介绍,1999年10月,中国保监会组织进行了首次中国保险精算师资格考试,有43人通过了考试,成为第一批中国精算师。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具有中国精算师资格的人数为111人,具有准精算师资格的640人。2006年12月25日民政部批准“中国精算师协会”筹备,200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中国精算师协会正式成立。
中国精算师协会目前有会员单位60个,个人正会员252人,个人准会员147人。我国精算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协会于1987年11月签订合作协议,在南开大学创立精算研究生教育项目,并于1988年秋季招收第一批精算研究生。1992年,南开大学引进了SOA精算师考试体系,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SOA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精算教育陆续在国内各地高校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不同方式培养精算人才的模式,使得培养精算人才的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已有约25所大学开办了精算专业。
“保险业风险管理:危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精算教育20周年纪念活动由南开大学、中国精算师协会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共同主办。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